疫情一年后交成绩单,谁名利双收?20家科技圈“隐形赢家”起底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作者 | 李水青
编辑 | 心缘
智东西4月28日报道,近日,随着五一小长假将至,A股财报季也将拉下帷幕。
纵观各行各业最新财报,一方面,餐饮、旅游、酒店、航运等行业受到的挫伤让人唏嘘。比如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空公司合计亏损超370亿元人民币,而餐饮企业如全聚德烤鸭就能亏到两个亿,可以说一年亏光三年利润。
但是,当我们将视线移动到科技圈这边,则会感到提神很多。在云课堂、云会议等需求下,阿里、腾讯等云与互联网巨头无疑是疫情下的“显性王者”,而在背后,还有更多“隐形赢家”引起我们的注意。
比如,各地风靡的红外测温设备背后,供应商如高德红外利润同比飙升至数十亿,涨超三倍。疫情之下,我们看到浮现出一批国产科技实力干将,他们有的借势赚得盆满钵满,有的即使增速变缓,却也还是正增长,不得不说让国航、全聚德这样的大小企业羡慕不已。
疫情一年后交成绩单,谁名利双收?20家科技圈“隐形赢家”起底
▲2020年部分科技企业业绩增长情况
这些企业虽然看起来零零散散,但他们却以点带面地连起了从智能终端到元器件厂商,从软件算法到云、网络基础设施厂家的整个信息技术产业链的成片增长态势。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些科技企业不仅自身克服疫情打击,也在以信息科技技术赋能疫后经济恢复。这种科技强国的动向也引起国外的关注,近日,美国正在推进计划在五年内投资1000亿美元用于基础和先进技术研究,议员称其就是要在科技竞争中战胜中国。
随着各上市科技企业的2020年财报陆续出炉,从这些最新财报中复盘疫情这场大考,除了明星巨头,我们还看到哪些“隐形赢家”闷声发财?背后又孕育着怎样商业新蓝海?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一台红外测温仪背后,增长表象和自研实力
高德红外是在疫情中因红外测温设备“火出圈”的一大企业,近日,高德红外发布2020年财报,印证“名利双收”的成绩。
3月5日,高德红外发布2020年财报,显示其在2020年实现营收32.7亿元,同比增长99.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过10亿,同比飙升353.6%。高德红外在2019年净利润增长只有67.34%,今年这样的飞速增长,得益于其在疫情测温防控中的动作。
疫情一年后交成绩单,谁名利双收?20家科技圈“隐形赢家”起底
▲高德红外2019、2020年营收、净利润情况
与高德红外市场地位相当的还有大立科技公司,增长也十分可观。近日大立科技财报显示,其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105.52%,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187.56%。
疫情一年后交成绩单,谁名利双收?20家科技圈“隐形赢家”起底
▲大立科技2019、2020年营收、净利润情况
疫情突然,为什么国产红外企业能够快速承接下这一紧缺市场,在寒冬腊月开始将红外测温仪布设在众多枢纽要塞?这离不开在2008年前后,国产厂商大举发力自研红外芯片技术,这在当时还被欧美企业垄断。
比如,高德红外持续投入20亿元,自研关键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市场份额一度进入全球前五。只是,红外厂商的技术此前大多数应用于军事领域,在大众认知度不高。但是一场疫情下红外厂商厚积薄发,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疫情一年后交成绩单,谁名利双收?20家科技圈“隐形赢家”起底
▲高德红外在某车站架设的红外测温设备
大型红外测温仪厂家收获颇丰,小型额温枪类设备也非常普遍。比如鱼跃医疗科技是其中一大供应厂商,近日,鱼跃医疗最新发布的2020年财报显示,其实现营业总收入67.26亿元,同比增长45.08%;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7.59亿元,同比增长133.74%;基本每股收益达到1.75元。
疫情一年后交成绩单,谁名利双收?20家科技圈“隐形赢家”起底
▲防疫人员多采用这种额温枪在疫情中进行测温防控
在2020年疫情红外测温需求爆发下,还有艾睿光电、红相科技等红外相关企业都吃下很多市场,虽然暂时没有财报数据,但增长可以想象。此外,还有一些安防、AI等跨界玩家加速布局,也支持了喜人的业绩增长。
除了测温领域,在呼吸机、检测试剂等领域都看到能够快速承接紧急需求的企业。这类科技企业看似只是反应敏锐,但背后大多是基于技术实力的厚积薄发。
二、AI支持“非接触”交互,视觉物联企业的“黄金时代”
接着红外热成像测温领域来说,这也是视觉物联企业在疫情下的增长舞台。以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等为代表视觉物联领域的玩家承接下大量紧急的市场需求,甚至可能因此比红外厂家赚得更多。
以海康威视最近发布的2020年财报显示,其2020年营业总收入635.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4%;净利润133.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2%;大华净利润实现39.03亿元,同比增长22.42%;宇视营收48.68亿元,同比增长11.53%……其中,都离不开红外测温类产品的巨大贡献。
疫情一年后交成绩单,谁名利双收?20家科技圈“隐形赢家”起底
▲部分视觉物联企业的业绩情况
当然,视觉物联企业增长不仅受到红外测温需求的影响,也受到本身安防项目重启、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的众多业务拉动。比如,海康企事业事业群EBG的收入是151.80亿元,同比增长20.56%,大华工业互联网领域、视讯协作、乐橙家用等创新业务增长迅猛达四成,其中智慧制造业务收入实现 60%以上增长。
疫情一年后交成绩单,谁名利双收?20家科技圈“隐形赢家”起底
▲快速增长的智慧制造业务
牵一发而动全身,视觉物联企业上游的元器件厂商也是疫情中的隐形赢家。比如镜头供应厂商凤凰光学近日发布2020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12.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222.68%,据称公司收到的各项政府补助对公司净利润有积极影响。
除了行业视觉物联玩家,以百度、旷视、澎思、虹软等为代表的强AI技术企业在疫情中动作不断。比如,在红外测温仪中加持AI算法,以及在人脸识别打卡机、智慧社区门禁等方案中寻求“非接触式”市场。
疫情一年后交成绩单,谁名利双收?20家科技圈“隐形赢家”起底
▲校园中的刷脸打卡机器,配备测温功能
表现在财报上,比如百度虽然收益一般大多来自广告业务,但2020年其非营销收入达到 124 亿元,同比增长 28%,主要受益于云和其他服务的推动;而第四季度据称百度智能云凭借差异化的 AI 解决方案优势实现同比增长67%,年化收入约130亿元;
还比如视觉算法提供商虹软科技在4月25日发布2020年报,显示其2020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增长19.53%;营业收入6.83亿元,同比增长21.03%;基本每股收益0.62元,同比增长12.73%。科创板AI第一股在疫情中交出了好成绩,除此之外,包括旷视、澎思等在内的尚未上市的AI企业没有公布财报,但相关人士称其也实现了不错的增长。
疫情一年后交成绩单,谁名利双收?20家科技圈“隐形赢家”起底
▲虹软科技2019、2020年营收、净利润情况
可以看到,视觉物联行业在疫情中政府、中小企业项目停摆的背景下,通过红外测温、非接触通行验证等疫情防控场景中找到了增长机会,并将AI技术的应用价值发挥出来。
当疫情的阴霾将许多人隔离在家,机器的“眼睛”则变得更加重要,帮人在疫区、异地采集数据,指导决策。一旦这些智能终端设备架设起来,将可能持续复用延续下去,也为视觉物联企业带来持续的增长机会。
三、电话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物流机器人,都在增长
在疫情中,许多人收到了电话机器人调查密切接触情况,也有人通过网络机器人系统接受练口语等智慧教育服务,背后离不开以科大讯飞、云之声、思必驰等为代表的NLP领域AI企业。
就在近日,科大讯飞公布了2020年度财报,显示其在2020年实现营收130.25亿元,同比去年的100.79亿元增长了29.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64亿元,同比增长66.48%,为上市以后最大涨幅。
疫情一年后交成绩单,谁名利双收?20家科技圈“隐形赢家”起底
▲科大讯飞2019、2020年营收、净利润情况
智慧教育是讯飞在疫情中加大布局的领域,表现在财报数据上——2020年度讯飞智慧教育业务营收达40亿,同比增长达到70%。科大讯飞总裁吴晓如透露,2020年科大讯飞在教育业务上的中标合同额达到了52亿,同比增长达到86%,整条产品线进入规模增长阶段,占整体营收比重达到31%。
电话机器人更多仍是软件算法,不能算真正得机器人。而在产业认知的机器人赛道,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行业都涌现出借势增长的玩家。
肉眼可见,在疫情用工荒下,许多餐厅开始落地送餐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还有机器人进入医院进行消毒、送药。虽然很多机器人创企提供商尚未公布营收,但业内人士称行业即将在疫情催促下迎来爆发期。比如,普渡机器人、擎朗机器人纷纷宣布出货量超1亿台,由于技术进步这类机器人成本可以压缩到人力成本的20%之多。
疫情一年后交成绩单,谁名利双收?20家科技圈“隐形赢家”起底
▲餐厅中行走的送餐机器人
开头已经提到,餐厅如全聚德烤鸭2020年一年亏光近三年利润,他们不仅面临聚集限制的影响,在下半年疫情相对稳定时,依然面临用工荒,而服务机器人恰恰在解决这类问题。
在工业机器人方面,以仓储机器人为代表的产品解决方案也被顺丰等快递及其代理商广泛采用,比如灵动科技称某全球领先服装企业的电商销售从40%增长到60%,也刺激其采用仓促机器人,仓促机器人行业也有望在后疫情2021年迎来新爆发。
可以看到,在人工智能赛道中,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等赛道都有一些代表玩家实现业务落地的爆发,并且部分在财报数据上有真实的增长应验。疫情在带来各行各业生产、服务困难的同时,也催促产业的人机协同趋势兴起。
在疫情“非接触”浪潮中,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去做重复性较强、或危险性较大的工作。然而值得隐忧的是,疫情中也有很多机器人是企业捐赠的形式进入应用场景,那么疫情之后这些机器人是否很好地复用,从而为机器人企业带来持续的运维收入,以及是否能增加更多付费购买或租用的用户,都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四、新基建厂商集体大涨,云、网、安全等需求大
在2020年新冠疫情中,健康码、云会议、云医疗、云课堂迅速落地,直播带货、社区文娱等线上应用也更加火爆,相关应用及背后云服务提供商也赚的盆满钵满。以在国内也有大范围应用的视讯平台Zoom来说,其2021财年,Zoom总净营收为26.514亿美元,同比增长326%,截至2012年底股价翻了近4倍。
疫情一年后交成绩单,谁名利双收?20家科技圈“隐形赢家”起底
▲疫情中支持通行的健康码
但与此同时,线下零售、线下会展、交通运输等产业玩家几乎亏本到绝望。比如3月30日,国内三大航空公司国航、东航、南航陆续公布了2020年全年财报,净利润分别减少324.85%、470.42%、508.98%,合计亏损超370亿元人民币。
疫情一年后交成绩单,谁名利双收?20家科技圈“隐形赢家”起底
▲国有三大航空公司2020年业绩情况
那么钱被谁赚去了?无疑有这些云、网、应用的提供商。2020年也是“新基建”兴起的一年,在此背景下,我们看到对应的云服务、服务器、通讯、网络安全等领域厂商有许多也实现增长。
拿云服务来说,阿里财报显示,其在过去四个季度,阿里云总营收规模高达555亿元。而阿里云也自2009年成立以来,首次实现盈亏平衡。华为云这边,据称在2020年增幅达到168%,为全球增长最迅猛的云服务。Gartner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公有云IaaS市场华为已取代腾讯进入前五,市场份额达4.2%。
腾讯云这边,3月24日,腾讯发布2020年Q4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腾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第四季度收入385亿元,同比增长29%,全年收入1280.86亿元,同比增长27%。这是腾讯企业业务不错的成绩单。据分析,其中离不开建康码这样的抗疫应用的支持,也离不开金融云数字化项目等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催促。而百度云的增长,在前文第二部分中也已经提到。
阿里、腾讯在疫情中获得增长可以想象,因为电商、手游等服务都在疫情中增长明显。但企业大增长背后,面向企业的云服务部门无疑是新的“隐形赢家”。
说到云就离不开服务器,2020年我国服务器厂商也在2020年实现了可观增长。比如,4月23日,浪潮信息发布财报显示,去年全年营业收入630.38亿元,同比增长22.04%;净利14.66亿元 同比增长57.90%;联想集团3月31日发布财报显示,其2020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4,175.67亿元,同比上升7%,下半年归母净利润实现了243%的同比增长。
疫情一年后交成绩单,谁名利双收?20家科技圈“隐形赢家”起底
▲数据中心在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中快速发展
计算与联接是分不开的两大环节,在通讯联接方面,包括华为、新华三等在内的玩家都实现预期内的增长。
华为这边,尽管2020年受到美国制裁消费者业务、国外运营商业务都有所受阻,但国内的5G需求、企业业务需求仍使其营收坚挺。2021年3月31日华为发布年度财报,显示其2020年营收8,9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
疫情一年后交成绩单,谁名利双收?20家科技圈“隐形赢家”起底
▲华为2020年各板块业务增长情况
看看其他家,中兴通讯这边,财报显示其实现营业收1014.5亿元,同比增长11.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实现10.36亿元,同比增加113.66%。而新华三母公司紫光集团最新财报数据显示,公司营业收入597.05亿元,,同比增长10.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95亿元,,同比增长2.78%。
随着疫情中大量活动转到线上,网络流量大幅增加。比如,保障全球170个国家网络不出问题就是华为在去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华为通过科技帮大家抗击疫情,除了向90多国家提供ICT设备、医疗物资等捐赠物资,通过新的数字化技术、云、智能到医疗、教育等领域。
除此之外,网络安全方面也在2020年被更加重视。比如网络安全厂家深信服4月19日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显示,其营收54.58亿元,同比增长18.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9亿元,同比增长6.65%。
虽然这些企业不能囊括新基建的所有领域,但它们都是可以更清晰可以被界定为新基建范畴的企业。从它们2020年增长的维度来看,2020年我国发展新基建并非说说而已。这些新型基础设施在疫情中收集数据、非接触服务、环节用工荒等方面都起到了实际作用。
我们看到,当现实世界受疫情影响外面变得空空荡荡,人们就转而聚集到一个数字孪生的世界中继续交互。而基于云计算、5G、AI、信息安全等技术,这个数字孪生的世界和现实世界越来越实时同步。一旦这个数字孪生世界的架构形成,则可能在疫情过去之后继续支持现实世界的运转,也为背后的供应商带来持续增长。
结语:疫情催促信息技术企业增长,增长会持续吗?
通过概览部分智能产业玩家的2020年年度财报,我们发现了众多玩家在疫情中实现了不错的增长,其中不乏此前知名度较低,但因疫情利润上涨数倍、名利双收的玩家。这些玩家很多不在一条赛道,却以点带面地串起了智能终端、软件应用、AI算法、云网基础设施等整个数字化产业链的连片增长态势。
当然,各家企业的增长动因也各不相同,有的是为疫情下的生活、生产恢复提供支持,有的是为疫后的次生问题带来替代解法,还有的可能和疫情本身关系不大。进入2021年新财年,哪些企业只是昙花一现,哪些企业又能够持续增长猛势,我们拭目以待。
https://zhidx.com/p/269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