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時看煤氣半年業績已覺有點古怪,想不到是漫長跌浪的開始,高位近$20,如今只得一半左右,更被標籤為舊經濟股,乏人問津,連一些一向投資煤氣的blogger也轉會Tesla,陰公豬。
原文(2019年8月):
今年(指2019年)2月曾經在blog內寫了一篇《10 years challenge-耳熟能詳的好股》,文章討論過去10年一些耳熟能詳的好股表現可以有多好,這些股票都不是甚麼難度高的冷門股,但只要買入並持有已能有極佳回報。其中一隻是本港散戶愛股之一的中華煤氣(00003),過去十年持股價值升值6倍,年回報達兩成。
近日煤氣公布半年業績,純利減少18.8%至38.89億元。業績公布後其股價捱沽,即日跌5.3%至16.2元。這隻經常十送一紅股的股票,有不少股民皆以長綫投資的策略持有,業績倒退,不少散戶都非常擔心。業績差了,看看新聞,大行紛紛調低目標價,股價又跌,到底買還是沽?若有迷思,是否應該打開該份半年業績來看看,只是28頁的文件,可以接觸第一手資料來分析,不用道聽塗說。若不懂看的話,借機學習看年報也不錯吧。業績倒退乃是事實,重點是何故倒退,長遠還是短期?是否影響公司核心盈利能力呢?管理層又如何應對呢?
就這倒退,管理層在報告中也有個說法,在報告中一開始就總結了倒退原因。指這是因為上半年本港經濟增長放緩,餐飲業煤氣銷售較去年同期下降,加上本港平均氣溫較去年同期高出較多,影響煤氣銷售。經常都說,一盤生意,先要看看其資產與盈利結構,才能判斷一些原因是否合理。看資產分布,煤氣主要資產部分之一,中國內地燃氣、水務及有關之業務的資產達713億元,是香港部分的4倍以上。
另外,煤氣於香港有192萬戶,較上年底增加1.2萬戶,而內地燃氣客戶則有2,852萬戶,比上年增加8%。若按資產與客戶數量看,香港與內地實在是「蚊同牛比」。當然,資產與客戶數量並不一定代表盈利多寡,或者內地不能收取高價,亦可能生意需要與人分成,所以不能簡單下定論。
看營業額的分布,大部分由兩個部分組成,主要為中、港兩地的燃氣、水務及有關之業務,中國內地佔約65%,香港佔約26%,兩者加起來佔總收入超過九成。其他收入包括新能源、地產等,加起來也不足一成。單看營業額分布,香港客戶數量雖不足內地的十分之一,但收入卻佔整體超過四分之一,不能少看。
按此分析,香港出問題,就是大大影響了盈利能力吧。然而,以上只是收入分布,還未到盈利部分。煤氣這半年度的整體營業額達203億元,其實比上年度多了一點,香港部分的確減少了一點,由53億元減至52億元,中國內地部分則增長了約12.5%,由約120億元增至135億元,拉上補下,影響不大。
扣除成本費用,主要業務的毛利約為42.8億元,計及一些其他收益與利息支出,約減少了1.8億元。今次整體盈利由53.7億,減少至44.9億元,下跌了近9億元,可見主要盈利下跌並非來自這些主要業務。
看其盈利部分,有兩個部分比較神秘的,是「聯營公司」與「合資企業」的盈利。計算一下這兩部分加起來的盈利貢獻,這個半年年度同比上年下跌7億多元,這是盈利下跌的大數所在。
「聯營公司」與「合資企業」之所以神秘,皆因它們並非煤氣全資擁有的子公司,其帳目不一定需要於年報內詳細顯示,不少佔比少於一半的,只會把盈利部分入帳,投資者能看見的就只有這個數字。
今次是半年報表,若想看看這類公司的名單,可看全年業績報表,當中有詳細列舉。這類公司絕大部分是做內地生意的,煤氣大多佔比不足五成,應該是於內地地區銷售,可能每個省市開設一家獨立公司,甚或乎需要有當地官方代表入股。
翻查紀錄,「聯營公司」與「合資企業」部分的盈利過去多年一向錄得穩步增長,由2013年約16.7億元,一步步增加至2018年約51.1億元,如今半年只得17.5億元,同比2018年上半年為24.6億元,半年少賺7億元,下半年會否進一步下跌呢?
這其實令人擔憂,首先「聯營公司」與「合資企業」盈利下跌,其透明度本來已經不足,投資者需要透過管理層交代一下這部分下跌的因由,內地燃氣銷售發生了甚麼事情呢?這個跌勢會否持續呢?有何相應對策?可惜,從業績報告上看不見。
另一個層面,管理層沒有交代這部分盈利下跌原因還未止,更把業績倒退主因說成與香港市況、氣溫等有關,何解呢?是想把焦點轉移?背後在想些甚麼?有甚麼不可告人的情況呢?
希望這隻難得的好股票,可以做好一點企業管治與股東溝通的功夫,好讓一眾股民安心。
文章連結:imoney
https://www.cpleung826.com/2021/03/blog-post_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