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股市投資的 5 個感悟,只靠這 2 個邏輯就能挑選好企業?
股市投資的核心在於重金買入偉大的企業長期持有,這是 2020 年的投資感悟。
一、股票投資的魅力
如果認真研究,股市並非零和遊戲,A股不缺熱門股,貴州茅台( 600519-CN )、恆瑞醫藥( 600276-CN )、通策醫療、愛爾眼科、伊利股份、立訊精密( 002475-CN ),如果持有十年,都是幾十倍的漲幅,足以讓有一定累積的普通人實現財富的巨大增值。比如你工作五年累積了 100 萬,通過投資偉大的企業,做時間的朋友,每漲一倍,就相當於給你節省了五年的時間自由。這難道不是很偉大的事情嗎?
然而,大部分散戶進入股市確是虧多賺少,炒股成了大家心中的不務正業,買房成了大家心中的正道。然而時代已經發生變化,對於普通人我認為未來股市的機會遠大於房市,主要理由:一是,對於股市裡偉大的企業,其價值的成長過去、現在和將來都將遠高於房地產,哪怕是價值最高的一線城市房地產;二是,未來城市化進程放緩,房地產總體過剩,未來有投資價值的房地產集中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房價動則五六百萬起,投資門檻極高,並不適合一般的普通人去投資,而二三四線的房地產未來大部分沒有投資價值,能跑贏通貨膨脹就謝天謝地。
如何避免成為股市韭菜,通過投資偉大的企業實現財富的增值?我總結最核心的四點:長期持股(看的遠拿的住)、投資偉大的企業(看的準)、足夠的本金投入(下重註)、合適的價格買入。這四點看似簡單,卻每一件都不簡單。
二、長期持股
股市的短期波動沒有人可以預期,但是偉大的企業長期的成長價值卻是相對確定的。企業的業績一年成長 20% ,四年就超過一倍,穩定的複利成長就是滾雪球,只有長期持股才能享受偉大企業的價值成長回報,而短線交易不過是市場中的一種博弈,零和遊戲,無異於自殺。市場上 90% 的散戶過於熱衷短線交易,最後都成了韭菜。
首先,長期投資意味眼光要長遠,從大邏輯上選偉大的企業,買賣要十分謹慎。考慮到持股是長期的,在做出買入決定時務必對企業進行極其深入的研究和判斷。想想大家買房的時候要反复看好多樓盤,有的看一年還沒看到合適的,而到了股市很多人買賣股票連花幾個小時都不願意研究,心血來潮就買了,買完都不知道這企業業績如何,未來業績成長性如何,甚至業務幹什麼的都不甚了然,這無異於搏傻。其次,長期投資意味投入的本金需要是長期閒置資金。如果是短期資金,一旦有流動資金需求,將不得不出售股票。這也說明了長期投資對原始累積的重要性。
最後,長期投資意味忍耐短期的市場波動,拒絕短期的蠅頭小利。只要企業的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企業仍然偉大,就應該長期持有。一旦買入,立足長遠,企業短期的非實質性利空、短期股價波動都將顯得併不重要,始終應該關注的是大邏輯有沒有變化,產業是否發生變化,企業是否依舊優秀。看問題要立足本質、長遠,而不是計較眼前的雞毛蒜皮。
三、選擇偉大的企業
長期持股並不能保証投資者獲得收益,如果長期持有的是平庸的企業甚至日趨落寞的企業,那麼獲得豐厚回報也就是天方夜譚。如何選擇偉大的企業?有以下幾個標準和方法:
1 、大邏輯和大標準
所謂的大邏輯,是指一個企業是否是偉大的企業的最重要的關鍵要素。如果不滿足大邏輯,不宜納入偉大企業之列,主要包括:
首選,企業所處產業長遠來看是朝陽產業,市場需求成長具有可持續性。通常產業也是有週期的,起步、成長、成熟、衰退。企業的偉大大幅地取決於時代的需要,時代造就產業和企業。時代的變遷帶來產業的機會,比如醫藥、消費、新能源都是目前時代比較有朝氣的產業,而地產、銀行等產業的成長性顯然已經是大不如前了。只有在朝陽產業裡選擇企業,選到偉大企業的機率才更高。
其次,企業具有壟斷性和護城河,產品具有稀缺性或成癮性,從而在市場上形成極強的市場競爭力和議價能力。品牌、產品差異性、低成本、網路優勢、管理等都是形成護城河的可能要素。只有具有一定的壟斷地位,企業才有定價權,競爭過於激烈只能賺辛苦錢。
最後,企業具有高質量的成長性。成長性是偉大企業的最重要特徵,偉大的企業需要有成長性,且成長性需要是高質量的,比如淨利潤的成長伴隨現金流的成長、毛利率的提升、收入的成長、產品競爭力和市場空間的拓展等。除此之外,優秀的管理層、良好的企業文化、創新能力等也是大邏輯的重要內容。
2 、小邏輯和小標準
小邏輯指的可以用於輔助判斷企業是否足夠優秀,但不是決定性因素,重要性弱於大邏輯,但是通常大部分偉大企業都具有這些特徵,主要包括:優秀的財務指標:低負債率、高roe、現金流好、低應收款、高預收款、高毛利率、持續的業績成長率。
股價不斷創新高:偉大的企業股價大部分是不斷創新高的,因為市場是聰明的,偉大的企業被長期埋沒的機率幾乎沒有。從不斷下跌的股票中選擇偉大的企業,試圖抄底儘管“賠率”很高,但是“機率”太低,對於散戶來說太難。知名度高、明星股:偉大的企業通常都是股民裡耳熟能詳的明星股,市場已經幫大家選好了,要想在冷門股裡發現金子一樣是賠率高機率低的高難度事情。
市值 100 億以上:如果是偉大的企業市值必然是奔著千億以上去的,低於百億的企業風險還太大,不妨等等。對於註定要偉大的企業,市值越小的時候買入,未來賠率越高。
四、足夠的本金投入
但斌曾經在他時間的玫瑰一書中提到,有人炒股賺了 100 倍還跳樓自殺了?因為只買了 100 股,辜負了這個時代。如果你十年長期持有偉大的企業賺了十倍,但是只買了幾萬塊,又有什麼意義呢?沒有重金買入,投資股票是沒法改變你的生活。過去買房改變命運主要就是高槓桿高投入,帶來的高回報。
因此,一定要投入足夠的本金,個人認為至少 100 萬以上的資金才比較有意義。作為年輕人,除了學習投資水平,努力工作完成原始累積才是最重要的。否則,當機會來臨,自己卻沒有籌碼,豈不是要辜負這個時代?
五、合理的價格
合理的價格買入優秀的企業並長期持有是所有價值投資人賺錢的秘訣。然而什麼是合理的價格?股票的估值即是科學,更是藝術。關於合理的價格個人幾點感悟如下:
1 、不同公司估值差異的合理性
目前市場分化十分嚴重,銀行地產四五倍本益比沒人買,醫藥消費動則上百倍本益比大家搶著買。好產業好公司自然是稀缺資源,價格自然貴。估值的高低主要取決於企業未來業績的成長性、確定性和可持續性。
以海螺水泥為例,目前海螺可以說是現金奶牛,資產質量、獲利質量極其優質,但是水泥產業存在較強的週期性,海螺作為極其優秀的企業未來業績成長性仍顯不足,如果未來海螺業績沒有成長,你願意幾倍pe買?我想 20 倍估計大家肯定都嫌貴。
股票的核心在於成長性,如果沒有成長性不如買債券。成熟的資本市場比如港股給醫藥股的估值一樣貴,比如藥明康德、藥明生物、泰格醫藥。邏輯就在於業績成長的確定性、可持續性。不同產業不同企業本益比高低不是判斷便宜和貴的標準,本益比低的可能是價值陷阱。貴不貴關鍵看企業的成長性、確定性是否配得上其本益比水平。
2 、動態的理解估值
在判斷股票價格是否高估時,我們總是喜歡拿現在的本益比去跟歷史本益比縱向比較、同產業其他企業的本益比橫向比較,我稱之為靜態的看估值。靜態的比較是必要的,但是遠遠不夠,還應該動態的看估值,即向未來看、向基本面的變化看。
面相未來看估值:對於優質股票,因為確定性高,可以適當以未來前瞻的業績看本益比。所謂業績消化估值,現在偏高的估值,拿個一兩年就到合理估值了。而對於不確定性的股票,現在估值偏低,拿個一兩年業績如果變差,估值反而變高了。這就是為什麼要前瞻看估值。偉大的企業估值是否合理,取決於你看多遠,看遠了現在貴可能也覺得便宜了。
考慮基本面的變化看估值:比如現在的本益比歷史最高,是否因為產業基本面、公司基本面發生改變?如果是,那麼歷史最高本益比可能是合理的,而不是意味泡沫。典型如現在的光伏、新能源隨著產業轉折,未來成長性跟過去比大為增強,本益比提升也是合理的。如果基本面沒有變化,本益比處於歷史最高,那可能要小心了。
3 、買入估值即要合理,也不要想著撿便宜
高估的價格買入偉大的企業假以時日一樣能賺錢,但是賠率卻可能要大打折扣。估值越貴,需要消化估值的時間就越長。比如現在 60 倍本益比的茅台,買入長期持有基本穩賺,但是預期報酬率跟一年前 20 多倍本益比買入比需要大幅下降。只有獲得成長價值和估值提升價值的戴維斯雙擊才是最為豐盛的回報。
然而,對於偉大的企業能撿到便宜的機會並不多,可能一直會很貴,想撿便宜可能會錯過,因此對於非常優質的公司合理稍微偏貴的價格是可以接受的。除非出現黑天鵝或者熊市,估值回到合理偏低水平,這種機會一定要大膽重金買入。
逆向投資是撿便宜買優質公司的重要方法,然而對於散戶個人認為難度還是比較大。不僅如此,我們看高領資本最近在二級市場頻頻“追高”核心資產,其中的邏輯就是不貪便宜,在賠率和勝率直接選擇了放棄部分賠率,增加勝率,通過時間和企業的成長消化估值,長期陪伴偉大企業的成長獲得回報。比如,寧德時代在 70 塊的時候高領為什麼不買?漲了 3 倍到 200 多塊了重金 150 億追高買入,邏輯就在於 70 塊的時候新能源產業處於低迷期,水平高如高領也看不明白產業未來, 200 多塊的時候產業前景逐漸明朗,追高買入雖然錯高了 3 倍,但是長遠看還可以享受後面的巨大成長機會,這不現在寧德時代已經 400 多了。
https://www.stockfeel.com.tw/2020股市投資的-感悟-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