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網友私訊,希望我可以分享對一則新聞的看法,因他認為該新聞內容頗複雜有趣。該新聞是有關一個金融騙局,一間國際保險公司以投連險平台誘騙二百多名投資者買入投資產品,其後該公司將資金以不同方式轉到集團主腦及成員的私人公司及戶口處,例如購買物業和贖回樓宇按揭、向內地中介分紅、運作自身的借貸生意及償還貸款,更發行「可換股」票據再換取基金名下的物業資產。
總括來說,就是淘空了該投資基金的資金,令該投資基金價值大跌九成多。最終警方動員超過110名探員搜查8個公司地址及22個住宅地址,拘捕24人。在警方發布會中,更畫出一些資金流向的圖樣,騙局案情相當複雜,規模龐大。
說到底也是精心策劃的騙局,我借勢也拍片分享了一些奸商故事,那些故事多是朋友間所見所聞,有些更是朋友親身經歷,看完影片內容,大家會感受到這個商業社會真的很「奸」,可謂「大有大呃、細有細呃」。
大如本地發展商或一些連鎖品牌店,始終是正牌生意,更是上市公司,做事總要有規有矩,它們喜用以大欺小的合法方式去謀利。例如工程完工後不付足額尾數,又不是全不付,只是不足額與拖延,幫它們工作的中小企業小生意只能無奈,難道夠膽採取法律行動控告它們?這是更加「燒銀紙」的動作。
另外,小生意如小型工程公司或清潔公司,它們有時會採用一種「不可持續」的生意模式,以超低價(甚至蝕本價)搶標,合約到手後就向銀行貸款,資金都以各種方式轉到老闆處,該公司缺錢就再低價搶標,利用新合約保持現金流。這樣的蝕本價,工程埋尾時欠缺現金總不能運作,若這模式不能延續,即沒有新中標合約的話,就乾脆拖糧,下一步就是把有限公司關門大吉,另開家新公司再開始這個遊戲。
影片中還分享了一位朋友公司的故事,他曾工作的一家中小企業成功發債集資100億元,派出兩期債息之後就申請清盤,發債所得資金亦早被合法調走了,連包銷商都中招。想了解多一點細節,可看看影片內容。其實這亦只是拋磚引玉,相信大家也聽聞不少這類小故事,甚至親身經歷,不妨分享一下。
文章連結:經濟通
http://www.cpleung826.com/2020/12/blog-post_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