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ype something and hit enter

Pages

Singapore Investment


On



如果世界上衹剩下你一個人,你能活多久?


聽到一個挺有意思的音頻節目,聊的話題是“如果你穿越時空回到了過去,你怎樣謀生?”


水星熊想,大概不少人也跟自己一樣,沒有把這問題當成難題。


畢竟我們可是領先了幾百乃至幾千年的現代人,掌握以前的人想也不敢想的科技,隨便拿一個出來都是必殺技,還用得著擔心什麼生存問題嗎?


但你衹要多想一步,就會發現這個想法背後的問題.....


對,你什麼都知道,但就像投資理論一樣,從“我知道”到“我能做”,卻完全是另一碼事。


比如,你知道水稻會成為宋朝之後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但你能從一堆雜草中辨認出稻子,知道如何選种,如何種植嗎?


又或許,你知道某種藥物或疫苗可以救命,把很多以前足以致死的疾病變成輕症,但你會培育成份,再把它們製作成藥物嗎?


這話題也讓水星熊從這次的疫情中,省思了普通人最缺乏的三種能力。


其一:基本生存的能力


我們生活在一個高度依賴合作與分工的社會,一旦離開這個大前提,我們所知道的一切都可能失去價值,作為個體,我們遠比自己想像的要脆弱。


這也是這次疫情讓人異常焦躁的主因之一,我們習慣了叫grab,在外面吃飯,東西壞了找人來修,而一旦城市的基本功能開始停擺,每個人都會從中看到自己的無能為力。


比如一個朋友在MCO期間遇到的問題,是衛生間洗手盆的水龍頭漏水,但物業的維修工人早已經回了老家,復工遙遙無期,只好把水閥擰上,洗個臉得從廚房打水過去,就這樣湊合了幾天,遠程和她爸媽聊天時才給她支招:你拿生膠帶在水龍頭管道接口纏兩圈就不漏了。


簡單得不得了吧?但當朋友把生膠帶發到群組時,至少有半數人表示不認識,更不知道用在哪兒。


我們這一代人,在知識上好像懂得最多,但論起動手能力,我們會的卻很少,甚至就連在老一輩眼中屬於“常識”的東西,在我們看來都像天方夜譚。


在2020年之前,“獨立生存的能力”好像只跟如何賺錢,如何撫平孤獨感這種話題有關,但是這次的疫情,將我們拉到了眼前的事實。


會不會做飯,會不會開車,會不會換燈泡,會不會裝電腦系統,會不會修水管,被燙傷了怎樣處理,拉鍊被鎖死了怎麼辦。


這才是決定一個人是否能獨立生存的關鍵因素之一。


xxx


其二,保持情緒穩定的能力


水星熊相信在這次疫情中,很多人都有過刷面書等社交群體,又氣又急的難眠之夜。


有的人明明在安全區,但還是嚇得一天量了幾十次體溫,用消毒水把家裡擦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自己的手都開始脫皮。


焦慮和擔心本身很正常,可一旦陷入過度恐慌,就會引發很多不必要的問題:坐立難安,寢食無味,因為熬夜免疫力下降,自我暗示又引發了真的疾病。


如果你不是站在最前線的人,此刻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保持情緒的穩定,做好你能做的事,儘量少參與戶外活動。


當不知道該聼誰的才對時,你要能找到最可信的信息渠道。


當無法判斷消息的真假時,就像投資時會遇到的狀況和處理手法一樣,你要學會給自己設置一個“情緒冷卻期”,比如三分鐘或者五分鐘,不要想都不想的就去轉發或者去罵人,這樣就像聽了謠言就馬上把股票賣出一樣無知。


不知道這一切什麼時候才能結束的時候,你要剋服這種不確定性帶來的無力感,每天找出自己能做的三件事,哪怕是“跟家人認真聊聊婚姻問題”或者“每天寫日記”也可以。


做好你能做的事,不要自己嚇自己。


xxx


其三,運用時間的能力


網上看到有個大學生問起,有沒有好的英語學習資源,本來即將踏入社會的時刻,疫情來訪後她也被逼悶在家裡,不知道什麼時候才結束,不如趁這段時間加強英語,哪怕是抱一小段時間的佛腳,將來面試旹也覺得有底氣一點。


下面有留言説,既然今年都這樣了,應屆生的情況都差不多,不用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而她的回復是:可是我找工作的時候,競爭對手可不僅僅是我們這一屆的人。


確實,好工作就那麼多,應屆生想要,其他人就不想要嗎?就沒有更資深的人想要跳槽過來嗎?就沒有那些忽然丟了工作,不得不重新應聘的人要加入競爭嗎?


這個幾乎足不能出戶的疫情時期確實非常糟糕,但也給了我們最多的自由時間。


學生不開學,上班族在家工作,省下的不僅僅是在路上堵車的通勤時間,還有在人際社交場合中察言觀色,虛與委蛇的全部精力。


而你用這些省下來的時間做了什麼?


打遊戲,刷面書,還是一遍一遍地翻看朋友圈?


追劇,看電影,拿起一本買了好久但從沒翻開過的書?


學著寫書評,記錄自己看完電影的感受,學會把自己的情緒梳理成有順序的邏輯鏈?


熬時間不如漲知識,而把知識化為己用,最好的方法不過是輸出,哪怕就是原創一條短短百多個字的帖子,也好過每天不停地點擊“轉發”。


競爭不會因為這一場疫情就平靜下來,永遠還有人準備好了,永遠還有人隨時能拿得出成果,來迎接機會的檢驗。


不是你在打發時間,就是時間在打發你。






http://mercurychong.blogspot.com/2020/11/blog-post_17.htm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