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2, 2020
在一個多人聚會上,玩起了一個簡單小遊戲:將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排出一個秩序。
率先發言的A君給的觀點是:
自己 > 伴侶 >孩子 >父母
話音剛落,其他人雖然沒直接說出“自私”二字,話裡話外卻也不約而同的明顯帶上七分訝異和三分懷疑。
開玩笑的吧,怎麼能把自己放在第一呢?
還是另一個爸爸給的秩序幾乎得到了全部人的認可:父母 >孩子 >伴侶 >自己。
這也是太多人踐行了一生的排序,年輕的時候不忍違抗父母,要你報讀什麼專業就讀什麼專業,要你畢業後住哪裡就住哪裡,按部就班結婚生子,從不敢説一個不。
有了小孩之後的自我變得更加渺小,榨乾畢生積蓄買房然後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好不容易等到孩子長大成人離家,千瘡百孔的精力還要留給被忽略多年的另一半。
一開始看不見自己的人,一生都覺得自己不重要。
奈何心底的那個叫做“自我”的小人總是不斷跳腳,自己虧欠自己的,就總是希望從別人身上要。
以前就聽過一個阿姨跟老媽申述道。
兒子到外州打拼八年多,終於攢夠了一間小公寓的首付,和另一半興冲冲的去看了盤,這阿姨知道後卻著急了。
“這小房子不夠呀,將來再有個孩子,根本沒法一起住”。她本著此想法和老伴合計,沒和兒子多商量就咬牙把老家的一套房子賣了,錢全部匯給了兒子,讓他們將寒酸的公寓換成了體面的大房子。
而老阿姨兩口為了省錢,住的是老舊的小房。一年多後,兒子的新房剛裝修好,她看照片時忍不住高興地問孩子:“以後我和老爸每個月都可以過去住幾天吧?讓我們也享享福。”
兒子面露難色,欲言又止了幾秒還是選擇拒絕,你們要來玩的時候我給你們訂酒店吧,你們住我這兒也不大方便,還不如住酒店隨意。
阿姨就跟媽媽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訴:“你說他是不是沒良心?我跟他爸犧牲自己,還不是為了他,他現在住上大房子了倒嫌棄起我們了。”
我媽勸:“可你當初不也是自願的嘛?人小倆口本都沒嫌公寓小,也沒開口討錢,你非要管。”
阿姨説:“可我不都是為了他好嘛,又不求他給我們還什麼,但這小孩也太不知道感恩了吧,我真是命苦......”
水星熊在一旁听的只想笑,明明是硬塞過去的恩惠,卻總盼著對方領情,口口聲聲説不用還,卻總覺得別人應該感恩。
但想想也蠻難過的,越是不會為自己好的人,才越是期待別人的回報。
越強逼自己無私,就越痛苦,越渴望回報,就越將別人推得更遠。
“我都這樣對你了,你就不能同樣對我嗎?”,永遠都是抹殺人際關係的首要元兇之一。
以前有個剛畢業的小朋友剛找到一份實習,問水星熊,剛入職場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自己想了想,回説:幇別人的時候一定不要勉強自己,有空的時候幇別人打打雜跑跑腿沒什麼,但很忙的時候一定不要勉強,除份內的工作,不要爛好人主動幇別人加班。
可這樣不會顯得很自私嗎?他有點坎坷不安。
是啊,很自私。
可你扮演無私的小天使,又能堅持多久呢?
犧牲自己的時間端茶倒水取外賣,等別人都走了以後自己再加班熬夜,時間一長,心中難免就有渴望和怨懟,希望對方能給你對等的援助,又暗暗算計自己的每一次付出值不值得。
與其中途變臉,倒不如開始的時候就自私一點。
以自己的時間為準繩,因為不需要勉強,人際互動產生的愉悅感就足夠讓你快樂,你不會因為幇對方打印了一份文件就耿耿於懷,也不會因為跑腿買了幾次外賣就委屈得不行。
職場也好,家庭也罷,太多的因愛成恨,不過是源於自私得不夠坦蕩,又無私得不夠徹底。
想要改變這種因老好人而內心忿忿不平的局面,外力沒用,你祇有逼著自己硬起心腸來。
永遠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尊重自己的時間,能力和意願,只提供能力所及範圍內的幫助。
每個人都能且衹能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而你祇有先將自己的生活過好了,才有餘力惠及他人。
學會坦蕩的自私,摒除虛假的無私,才是愛自己的開始。
http://mercurychong.blogspot.com/2020/10/blog-po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