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MB 业绩为何暴跌 那么多?】
今天最受大家瞩目的季报之一肯定是CIMB 了(PBBANK 中规中矩,没有爆冷),实际上他们的 Profit Before Expected Credit Loss 差别不是太大 只是小幅度的下降了2.1% 而已,但是这次公司的ECL 一共增加了RM 862.49 Million 之多!
这也导致了公司这次业绩的暴跌,那么为什么CIMB 这次的 ECL 会这么夸张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CIMB 整体的业绩表现吧!
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 Consumer Banking,Commercial Banking,Wholesale Banking 以及 GVP & Funding,其中 Consumer Banking 在 第一个季度下滑了 8.5% 的税前利润,而Commercial Banking 则下跌了 127.4% 之多,而 Wholesale Banking 也下跌了 84.7%,最后的 Group Venture & Partnerships 则是下跌了15.5%(这个 GVP 是公司投资额外的业务的,比如说 TnG 等等)
而整体的 Operating Income 则由Non-Interest Income下跌了 15.5%,Net Interest Income则是上涨了4.8% 之多 公司的 NIM 还是维持在2.44% 左右,比PBBANK,MAYBANK 高出了不少~
但是,同时间这家公司的Cost-to-income Ratio 是全行业数一数二高的,高达56.0%(行业平均 44% - 46% 左右),这代表着公司的成本相比其他银行会更高!
上面两句的人话就是利息差价赚比别人多,但是整体成本比别人高
以目前来说,CIMB 的 Gross Loan 在 FY 2020 Q1 其实是有成长的,并且是成长了 3.8% 左右!而主要的成长还是来自 马来西亚(占了61% 的Loan Portfolio),其次到 印尼(15%),然后是 泰国(10%),以及最后的 新加坡(8%)
那么说到新加坡,大家应该还记得新加坡 O&G 公司出现问题的事件吧?目前 O&G 占了公司整体2.4% 的Loan Portfolio(绝大部分是马来西亚的,占了74%,而新加坡则是占了17%),而令人担忧的是公司竟然有高达 34% 的O&G 业务贷款已经被Impaired 了!
根据公司的资料显示,他们目前有53% 的O&G 贷款是属于中游业务的,而下游业务占了40%(可以看看我们附上的图),这次真的蛮伤的啊
另外,我们也看到公司的Loan Provisions(也就是这次造成公司盈利大幅度下跌的主要原因)在 YoY 增加了 222.7%,达到了 RM 968 Million! 根据管理层所说的,这是因为O&G 某家公司的Impairment 导致的,至于这家公司是谁大家找一下新闻就看到了,而GIL Ratio 竟然涨到了3.4% 之高!
之前就有不少人问我为什么选择 PBBANK 而不是 CIMB,这个问题没有对跟错 虽然说 CIMB 的NIM 的确是比 PBBANK 高了不少,但是 Cost-to-income 以及 GIL Ratio 却比 PBBANK 高了非常多,其中PBBANK 的 GIL Ratio 才 0.5% 而已,因此接下来对于他们业绩没有CIMB 那么大!我还是坚持比较稳的公司比较好啊~
当然,如果你觉得市场已经预计CIMB 的业绩会爆得那么惨的话,就不用鸟上面这些因素了,最近跟 MACQ 的朋友谈到比较不错的CIMB Warrant 就有CIMB-C62,如果你确信CIMB 会反弹的话,是可以看看这个凭单 的哦!
https://www.facebook.com/841074839625279/posts/1107659939633433/
======== 下面有福利! =========
领取免费Margin Calculator:http://app.eventure.com.my/440612a5
我要免费开投资户口!:http://app.eventure.com.my/d63110ef
领取你的免费 7 天Vi App Trial:https://8ly.cc/letxinvest_viapp
#CIMB
#NIM
#COSTTOINCOME
#EVENTURE
免责声明:
以上所有的内容都单纯只是个人的观点,所涉及的内容只能被当成是学习,教育与资讯用途,而绝非专业的金融,投资意见,或买卖意见。请自行分析,了解其风险,再向专业的金融理财顾问专家探讨投资的性质。
Eventure Group 绝不对任何分享的内容,观点,的准确性,完整性,正确性,有效期性负责人。所有的误解,错误,遗漏,资讯的延迟所造成的伤害恕不负责。
https://klse.i3investor.com/blogs/vitaeventure/2020-05-23-story-h1507807939.j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