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ype something and hit enter

Pages

Singapore Investment


On




收到讀者的來信,先恭喜他凭藉自己的努力存到了100k,喚起了自己當初剛抵達這個數字時的感動。可能在部分人眼中,覺得這是不值一提的數字,但個人覺不該因而抹殺了這階段人士的努力与付出,畢竟,有100k的人總比沒100k的人強,小錢管不好的人,得到大錢也未必能保得住。

這次回答的方式有別於常,水星熊把信件轉發給一位自己認識的股友當中,最努力做功課的一位,請來了他用心寫出的見解,很感謝他願意花時間應酬熊,他的分享如下:

1. 以生意的角度看股票,而不是以股票的角度看生意。這當中有很多功課可以學習:管理層的誠信,公司營運的效率,公司未雨綢繆的取態以及準備。

2. 盡量別去做 “估低”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市場先生的情緒轉變很快。就如這次的大跌,來得突然。美股每天過千點的大起大跌,投資者可以如何去 “估底” 呢?這不是用電腦弄幾個Excel 方程式可以計算出來,因為往往是市場先生的心理反射。就如疫情的初期,香港人或者新加坡人去超市搶購,其他國家的人民會嗤之以鼻甚至嘲笑覺得不可理喻。可是當疫情蔓延到自己國家的時候,往往也羊群心態去搶購物資。

3. 盡量去做 “估抵“(上一段乃底部的“底”,這段則“抵”,意即是否值得),多認真做功課,對公司的生意有個理解,對管理層有個認識,嘗試去了解年報裡邊,一大堆數字背後的意義,年報的數字可以用電腦弄幾個Excel 方程式大概大概去計算出來。”抵唔抵買“,別太執著要做到精確的計算真確,只求不太離譜的計算錯誤就好。就如迎面而來一個人,可以無需用秤重機,只用眼睛就可以大概感覺到他是胖還是瘦(除非對肥瘦的觀點很特別)。

4. 知道投資的目的,清楚買股票的目標。別膚淺的只想到投資就要發達,應該更進一步去思考要多少回報。當然,應該是合理的回報,切記要心存感恩,要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有了明確的大目標(當然可以隨著年紀、經驗,不斷的去完善),就可以去思考要買什麼資產,然後資產可以產生多少現金流(回報)。

簡單的假設,一個資產賣10塊錢可以帶來每年 5% 現金流,現在同樣的資產因為市場先生的悲觀,只賣6塊錢,再假設因為現在嚴峻的環境導致股息派發下調40%,以6塊錢買入還是可以帶來5% 的現金流。如果明年情況好轉,派息恢復正常,那6塊錢買入的資產就可以帶來8.3% 的現金流了,假設那個時候資產價格也回到10塊,那會有66%的資產價格上漲。

5. 當然在這個嚴峻的大環境,最重要的是,“活下來”。財務方面,有做好最壞情況的準備。注意個人衛生,千萬一定要 Stay at Home!趁機會多看公司的年報。

6. 買股票,切記要有安全邊際,也要量力而為!

最後想補充:現在大跌市,是該以合理甚至划算的價格去買優質的資產的時機,而不是該浪費時間去看平庸甚至劣質資產的時候。

xxx

上述為投資實力在水星熊數段之上,忠實奉行價值投資的股友所分享的看法。個人特別喜歡他對疫情搶購物資和肥瘦觀點的這兩個比喻,以及他對不要“估底”,而要“估抵”的對比。

最後,個人的簡短看法是,這次的問題核心是病毒疫情對經濟造成的影響,在問題有個實際性的解決方案前,對公司業績的負面影響是會一直存在的,所以計算預計盈利与股息時,最好能先打个折扣才去“估抵”,而這個時候,更該回歸基本面,選擇具備強勁与健康財務體質的公司,才更有機會熬過寒冬,迎來復蘇的春天。

而個人還是維持一貫的做法,無視熊牛的市場,而是根據自身對公司的估值評估而作出買賣決策的,所以來信中關於視市場情緒与熱度來決定是否買賣的問題,對自己而言并不存在,所以亦無法作答。因為對自己主動收入和股息回流的能力有一定信心,所以應對熊市最需要的後備資金自己已有方案,故此平時并沒有刻意存下資金,但那是建立在水星熊明瞭自己能力的前提下所作出的決策,對你而言未必就適用。

你知道嗎?1951年,愛因斯坦在普林斯頓大學教書,某一日,他剛結束物理專業高級班的一場考試,正走在回辦公室的路上。他的助教跟隨其後,手裡拿著學生的試卷。這個助教小心地問:“博士,您給這個班的學生出的考題与去年一樣。您怎麼能給同一個班連續兩年出一樣的考題呢?”

愛因斯坦的回答十分簡單經典,他說:“答案變了。”

同理,雖然目前我們面對同樣的考題,但答案是會因人而異的,直接根據他人的意見而做,并不見得就會有效,有時還會有東施效顰之結果。

但,做功課苦心專研公司,越做越有信心這點,對誰而言都是个永恆不變的有效方法,如同評估一個人值得深交與否的最佳方法就是親身去認識他,多花時間和他相處一樣。功課越常做,投資力越高,比起聽過讀過的文字,自己寫下會更有用。

常說口裡順,常做手不笨。

最淡的墨水,也勝過最強的記性。

水星熊是這麼相信的。

http://mercurychong.blogspot.com/2020/03/blog-post_24.htm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