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隽老师来马期间和我聊天,他说:刘总不错哦,专栏写得很好,成了专栏作家。
我急忙摇手说有机会写专栏是一种福报,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我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位专栏“作者“,但绝对不是“作家“!前几天和朋友聊天谈起此事,大卫兄蛮认同。
他说:“家“这词啊,应该是形容做事达到了某种境界的人。以前我们画漫画时,真的不敢自称为“漫画家“。
财经名主持人隽斌兄告诉我们,他访问台湾名亲子作家洪兰教授的时候,要她念一段广告词,她有一点迟疑地说:自称自己为“教授”,有点不妥啊!
结果她勉为其难改称自己为洪兰老师。
经常在电台的专访节目里听到嘉宾们自称为“企业家“,或“中小企业家“,我心里总会感叹:他们到底是“不知”?还是“无知”?
我也受不了那些在电台公益广告或台呼自称自己为“专家”的人,比如:欢迎收听某某FM ,我是杨某某,亚洲营养专家!
真正的专家,是不会称自己为专家的。
出席社团活动的时候这种情况更刺耳,被邀致词的主办方总喜欢前一句“身为企业家……”后一句“身为企业家”来称呼自己,我这时会起鸡皮疙瘩,因为你自己是不是企业家不是你说了算,是别人说了算!
所以尊称别人很容易,自称却很难,因为一不小心,你很快就露馅,让人立马摸清你的文化水平。
二十几年前我初出茅庐,在新山工作。很荣幸有机会和朋友拜访当地著名的大律师杨培根。
他的助理递名片给我们的时候说了一句:我是Ms Lee,请多多指教!
杨律师即刻纠正她说,当你介绍自己的时候,别自称Miss!那是不礼貌的行为。
这句话非常深刻地烙印在我心里,让往后我在介绍自己的时候非常小心谨慎。
致辞应简短大气
因为职务之便,我经常出席社团晚宴。
活动开始,主持人一般上会逐一介绍坐在主桌的来宾,长长的名单,最少念了五分钟以上。
轮到主委(OC)上台致欢迎词的时候,他往往因不敢怠慢都会把贵宾名字一一重复念出来。
会长上台,为顾全自己和全部人的面子,也会把所有出席的贵宾都称呼一遍,当然被尊称的对象也更多了。
我见过有些社团领导为了显示自己亲民,连一些不见经传、无关痛痒的小咖也“被摆上台”,以显示自己一视同仁、非常大爱!
很多主委难得逮到上台的机会喜欢长篇大论,振振有辞,甚至讲一些比较政策性的内容,其实是不合时宜,角色错乱。
因为主委的任务,只是代表社团敦促和确保该活动顺利进行,演讲内容应该着重在欢迎出席者和感谢团队的付出,仅此而已;比较宏观的意见和建议,应该交由会长或社团主席来提出方为妥当,毕竟他才是主角!
演讲就像迷你裙
我是比较不喜欢繁文缛节的怪咖。
我当主委致欢迎词的时候,一定会提醒自己扮演好老二的角色,规定自己在3到5分钟内完事,所以我一般只会称呼特邀来宾和会长,其他的贵宾能免则免。
上个星期受邀出席好友中小企业会长拿督江华强的晚宴,有点出乎意料的惊喜!
他在活动前一晚就告诫我务必准时,因为活动会在7点正开始。
我迟到了10分钟,节目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了。
进入会场的时候,发觉有一半的桌子以及长长的贵宾席是空着的,可见马来西亚人有多守时!
我趋前向他问候,顺便和他下战书:等下您致词的时候,敢不敢减少称呼少说废话?
他果然没让我失望,在台上只尊称4个较重要的嘉宾,讲词也比一般领导简短精干。
因为是个颁奖典礼,节目非常紧凑,他们也能在预定的时间即晚间10时30分散场。
体恤出席者感受
演讲其实不需要太长,讲出重点即可。我在台下当观众的时候多,能够体恤出席者的感受。
可是很多领导总是发表欲强,一麦在手,谁与争锋,讲得口沫横飞、七情上面,殊不知台下观众个个坐立难安,都希望台上的人快快结束,还我耳根清静。
有时候赘长的演讲获得响亮掌声不是因为讲者获得认同,而是观众松了口气、如释重负的回响!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
A speech should be like a miniskirt; short enough to be interesting,long enough to cover the subject !
演讲就好像迷你裙,必须短得有味,长得刚好概括主题!
https://www.enanyang.my/news/20200117/真正专家不自称专家拿督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