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我在台大EMBA工讀有一陣子了,經常讀到不少有趣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是關於Warren Buffett的投資哲學。
Warren Buffett的第一次投資是在11歲的時候與姐姐合資買進了城市服務公司。當時他並不了解城市服務公司,會買進純粹是因為自己的父親很喜歡那家公司。Buffett真正地接觸投資領域相關的知識可推溯到他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時代Benjamin Graham教授之指導。Graham是一本經典教科書「證券分析」的合著者,在當時相當有名,因為他發展了一種現金價值投資法的理論基礎。Graham所採取的方式為鎖定資產價值 ,如現金、營運資本淨額及實體資產。最後,Buffett將這種方式予以調整,將市場未予認定價值的企業經銷權也包括在其價值評估的範圍之內。
當Buffett在後來的幾年中擔任Berkshire Hathaway執行長時,在其年報內之至股東報告書中,詳細的解說他的投資哲學。由於這些信函充滿了他們智慧的結晶以及幽默與自貶的語調,因此到了1995年,這些巨細靡遺的信函已經累積成為廣受外界遵循的法則。
1. 經濟實際狀況,而非會計處理:由會計人員所編制的財務報表必須遵從一些會計法則,然而這些法則並無法充分反映出一家企業的經濟價值 。
2. 喪失機會的成本:Buffett往往會將一個投資機會與次佳的選擇方案相作比較,並且將其稱之為「喪失的機會」。他將他的思考架構以「兩者取其一」的模式來取代的「是與否」的模式。因此,在衡量一樁收購案吸引性之一項重要標準,就是比較該項目投資與市場上其他可供選擇的投資方案。
3. 價值創造:時間就是金錢。Buffett評估內部潛在價值的方式,是根據未來期望的投資績效推算回當今的現值 。Buffett使用一個教育性的範例來延伸他對於內部價值的討論:
我們將隱含價值定義為一個企業在存續時間內所產生現金流量之折現值 。在計算隱含價值的同時,必然會產生一個極為主觀的價數值 ,此數值將隨著未來現金流量估計及利率趨勢而改變。賬面價值並不能有效代表隱含價值 。
4. 投資績效是依據隱含價值的利潤來衡量,而非依據會計賬上的利潤。
5. 風險與折現率:傳統的學術及實務觀念,均認為承擔越高的風險,就應該能夠賺取更高的報酬。因此,判斷隱含價值的折現率應以評估現金流量之風險來決定。傳統折現率估算模型為資本資產訂價模型(CAPM),這種模型將風險溢價加計到長期零風險的報酬率上(例如美國國庫券之收益率)。Buffett捨棄了傳統的觀念,他以長期(如30年)的美國國庫券報酬率作為現金流量折現的觀念。
6. 分散性:Buffett並不贊同傳統的風險分散投資觀念,也就是投資人應該以多樣化持股來避免特定公司風險之說法。在他的觀念中,投資人往往購買太多家公司的股票,而沒有去耐性等待一家可能成為明日之星的公司。
7. 投資行為應該藉由資訊、分析及自律來掌控,而非情緒或預感:Buffett不斷重複的腔調,深入了解並掌握資訊,是成功投資的基礎。他相信:「一個不了解市場中誰是傻子的投資人,大概就是這個市場中的傻子」。
因此,Buffett並不會試圖去衡量市場的週期性(也就是說,依據市場的循環變化之預期來買賣股票)他採取耐心等待、長期投資的策略。他反市場操作,去尋求一些冷門的公司並且提倡「當別人在貪婪的時候,我們應該感到害怕;而在別人害怕的時候,我們應該貪婪」。Buffett也說:「平淡乏味、步調緩慢,是我們投資形態的核心基礎,市場就如同上帝一樣,即天助自助也。然而,與上帝不同的是,市場不會原諒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人」。
Buffett嘲諷資本市場效率的學術派理論,這種效率市場的假設(EMH)認為市場公開的資訊會迅速反應到股價之中。因此,股價始終可以合理反映外界對於一家公司了解的狀況。在效率市場的假設之下,市場中沒有任何便宜貨,試圖去超越大盤績效的努力,往往會徒勞無功。Buffett說:「數以萬計的商學院畢業生,被灌輸了一些錯誤的思想,這反而是幫助了我」。
8. 與代理商和業主的結合:Buffett解釋他之所以耗資買下Berkshire Hathaway的股權:「因為我是一個投資者,因此我成為了一個精明的商人。而正因為我是一個商人,因此我成為了一個精明的投資者」。
歡迎大家Like我的粉專~你的支持將會是我持續分享的動力!
Alex Investment Review's Facebook Page:https://www.facebook.com/xxscyehxx/
Alex Investment Review's Telegram:https://t.me/alexinvestmentreview
https://klse.i3investor.com/blogs/alexinvestmentreview/173929.j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