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開始,先祝大家新一年更精彩。我第一件事就是找找新的月歷,是匯豐送來的。拿到手上一看,發現一個有趣的「匯豐退休策劃指標」,令我看得入神。
之後更上網找找報告詳細一讀,發現報告還會每季更新,手上的就是2017年第4季版本,以《香港統計月刊(2017年8月)》的數據作參考。
「匯豐退休策劃指標」提出退休生活的支出,主要分為三個水平,分別是「基本生活」、「舒適生活」、「豐盛生活」。
基本生活:
單人每月預算為5,580元,二人為9,250元。
一年計就是66,960元及111,000元。
止凡補充:按5厘年回報計算,財自資產需求為134萬元及222萬元。
舒適生活:
單人每月預算為23,750元,二人為30,005元。
一年計就是285,000元及360,060元。
止凡補充:按5厘年回報計算,財自資產需求為570萬元及720萬元。
豐盛生活:
單人每月預算為36,910元,二人為48,590元。
一年計就是442,920元及583,080元。
止凡補充:按5厘年回報計算,財自資產需求為886萬元及1,166萬元。
止凡補充:按5厘年回報計算,財自資產需求為886萬元及1,166萬元。
仔細看過後,有幾個觀察很有趣。
首先,二人的生活預算並不是單人生活預算的兩倍,代表有很多二人一起生活的協同效應,例如住屋、交通等都可以分享。
第二,支出最少的「基本生活」計劃,二人與單人的預算比例是1.65倍,而更高格調的 另外兩個計劃比例大約為1.3倍左右。原來越高格調的生活,有越多生活項目是可以共享的,例如基本生活的交通費用可能是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單人X元,二人 就2X元,若高格調的生活方式,交通費用可能是以私家車出入,單人X元,二人也只是比X元多一點,因此二人一起更化算。
第三,「舒適生活」與「豐盛生活」的住屋假設都是居於已還清按揭的私人物業之內,但住屋項目的支出分別為每月五千多與八千多元,不太理解這是什麼支出,管理費應該沒有這麼多,是否儲備作大廈維修之用呢?
第四,「舒適生活」與「豐盛生活」在各方面都比「基本生活」的支出為高,留意當中有一項是額外的,就是外傭支出,「基本生活」是沒有的,而於「舒適生活」與「豐盛生活」中,外傭佔支出比例是第二及第三位,其實這一項的需要性見仁見智吧。
第五,越是低格調的生活模式,生活所需的項目如住屋、食物、水電煤等的佔比就越高。好像食物佔「基本生活」的預算超過四成,但在「舒適生活」與「豐盛生活」中,食物一項就只佔兩成左右。
第六,每種生活模式,只看頭四個項目左右,所佔比的總和超過七成,要量入為出的話,有一個屬於自己生活的列表,可以很有效對焦。
第七,報告註解處寫道一些頗有道理的文字:"所選的退休生活模式並不與其個人實際財力 互相掛鈎,只反映消費模式及習慣。然而,作為參考指標,收入分布於最低25%的人士較多傾向於選擇「基本模式」,而收入分布於最高5%的人士則較多傾向於 選擇「豐盛模式」。"大家可以想像,如果財力與欲望不相稱,會出現什麼現象呢?
第八,報告註解也有提醒,預算雖已反映一般開支所需,退休人士仍須預留一筆備用金,以應付其他非經常性額外開支。我很奇怪,作為匯豐,為何不於恒常開支處加入「保險」這一項呢?
大家看看有何觀察?不妨分享。
有興趣可以到匯豐銀行網頁下載報告研究一下數據:
https://www.personal.hsbc.com.hk/1/2/mpf/chinese/retirementmonitor/report
http://cpleung826.blogspot.my/2018/01/blog-po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