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國消費 | 2017 / 12 / 29
文章來源:雪球 | 圖片來源:Berber
美國股市 (American stock market) 於 1811 年開始營運,包含紐約證券交易所及那斯達克證券市場上市的股票,主要由道瓊工業股票指數、那斯達克指數和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三大指數來代表著美國股市的興衰。這三大指數,究竟有何異同?
先來看一張彙總表:
編製時間不同:道瓊指數最先誕生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象徵著美國工業中最重要的 12 種股票的平均數。
道瓊指數最早是在 1884 年由道瓊公司的創始人查爾斯·亨利·道 (Charles Henry Dow) 開始編製的。道瓊工業指數首次在 1896 年 5 月 26 日公佈,它象徵著美國工業中最重要的 12 種股票的平均數。當它首次被公佈時,指數是 40.94 點。
標準·普爾 500 指數 1957 年開始編製
標準·普爾 500 指數是由標準·普爾公司 1957 年開始編製的。標準普爾的母公司麥格羅·希爾公司 (McGraw-Hill) 成立於 1888 年,是一家全球訊息服務供應商。公司主旨是滿足全世界在金融服務、教育及商業訊息市場方面的需求,最主要的品牌包括標準普爾、《商業週刊》和麥格羅·希爾教育
那斯達克指數的編製是伴隨著那斯達克股市的建立的。1971 年,那斯達克股市建立,最初的指數為 100 點。
從編製時間來看,先有道瓊指數,然後標普 500,最後才有那斯達克。所以,從這方面來講,道瓊歷史最為悠久,且自其被編製以來從未間斷,而長期數據對於建立股市模型至關重要,因此道瓊成為反映美國股市行情變化最敏感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之一。
計算方法不同
道瓊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最初的計算方法是用簡單算術平均法求得。到今天,道瓊的計算方法已演變到非單純的把所有公司的股價加總,再除以總公司的數目,現今的計算方法是取一特別值作為除數來計算其指數。至於這個特別值,從一開始的十幾到今天已經變得小於 1 了,這起到了乘法擴大的作用。這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道瓊突破 2 萬點,而其他股票指數仍然以千計的原因。
標普 500 指數以 1941-1943 年為基數,用每種股票的價格乘以已發行的數量的總和為分子,以基期的股價乘以股票發行數量的總和為分母相除後的百分數來表示。例如,如果 500 個成分股的總調整市值為 13 兆美元,除數定為 8.9 億,標普 500 指數將為 1455.28。雖然整個指數的調整市值可以從標準普爾網站查閲,但除數被認為是該公司的專有權。
那斯達克指數是反映那斯達克證券市場行情變化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基本指數為 100。它以市值作為加權指數。
從計算方法來看,道瓊是根據股價加權的,而那斯達克和標普 500 都是以市值加權的,這意味著在道瓊指數的計算方法中,碰巧股價處於高位的公司的權重,可能會超過市值較高但股價較低的公司。這似乎很荒謬,這也成為業內對道瓊的主要批評之處。
成份股不同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以被認為是產業主要參與者的 30 家不同公司的股票作為編製對象。它主要由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股票組成,僅包含幾家在那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股票,如蘋果 (Apple) 、英特爾 (Intel) 、思科 (Cisco) 和微軟 (Microsoft) 。
道瓊工業指數的個體成份偶爾由於市場環境的理由而改變,它們由《華爾街日報》的編輯所選擇。當其中的公司被取代,將調整個體比重,使平均指數不受公司更換的直接影響。
標準普爾 500 指數或簡稱“標普 500”是美國股市指數,基於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或那斯達克上市的 500 家普通股股票的市值。標普 500 指數覆蓋的所有公司,都是在美國主要交易所,如紐約證券交易所、那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交易的上市公司。最初的成份股由 425 種工業股票、15 種鐵路股票和 60 種公用事業股票組成。
從 1976 年 7 月 1 日開始,其成份股改由 400 種工業股票、20 種運輸業股票、40 種公用事業股票和 40 種金融業股票組成。
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則以約 5200 檔股票為編製對象,所有這些股票均在那斯達克交易所交易。它主要由美國的數百家發展最快的先進技術、電信和生物公司組成,包括微軟、 英特爾、 美國線上 (AOL) 、 Yahoo 這些家喻戶曉的高科技公司,因而成為美國“ 新經濟”的代名詞。
從成份股涉及產業而言,道瓊指數關注的產業依然以工業為主,標普 500 關注的產業則非常廣泛,而那斯達克關注的產業以高科技為主;從成份股上市地點而言,道瓊中的公司大多在紐交所上市,那斯達克中的公司均在那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而標普 500 中的企業的上市則分佈美國的這兩家交易所;從成份股數量而言,道瓊成份股數量只有 30,標普 500 成份股數量為 500,而那斯達克成份股卻有大約 5200 之多。
那三者之間的共同之處在哪裡?
三者性質相同
道瓊指數,標普 500,那斯達克指數都是一種指數,也都是由於某些股票的價格走勢變動所產生的一組數字的平均值。這三大股票指數也都是美國股市行情的一種衡量標準。一般來說,當你查看每股行情時,這三大股票指數都會出現在行情分析中。
成份股變化
這三大股票指數的成份股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道瓊中的成份股。
2013 年 9 月 20 日,高盛 (Goldman Sachs) 、Nike 和 VISA 取代了美鋁 (Alcoa) 、美國銀行 (Bank of America) 和惠普 (HP) 。2015 年 3 月 19 日,蘋果公司更換了 AT&T,該公司自 1916 年 11 月以來一直是 DJIA 的一個組成部分。
道瓊中 30 支成份股尚且變化,更何況標普 500 和那斯達克那麼多成份股呢?其實成份股的變遷可以反映各種產業的發展狀況。比如能源產業,可以說是經久不衰,一直處於牛市之中的,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美孚石油 (Exxon Mobil) 在 500 支成份股中的排名看出。
再說,金融產業,像摩根大通 (JPMorgan Chase) 、高盛這些,都長期佔據了標普 500,但是我們也看到曾經的巨頭雷曼兄弟 (Lehman Brothers) 消失在其中,這說明金融產業面臨的風險巨大,具有高風險控制能力的企業才能長期生存。最後,科技產業,其最大的特點應該是發展之快。像思科、蘋果這些企業能長期發展良好,都是因為其不斷發展的技術和創新能力。
共同反映經濟的發展狀況
經濟成長對股票指數十分重要,因為股票指數的強弱,主要是依靠成分公司的獲利願景而定,整體來看一個國家的經濟若是成長,上市公司的獲利自然較佳,在整體獲利提升下,股市也會隨之上揚,進而反映在股票指數上;而在經濟衰退當中,即使一些企業仍然能夠獲利成長,但整體而言,平均獲利率將會下降,會不利於股票指數的表現。
因此,股市可視為一個國家的經濟櫥窗,相對比較下有成長空間,就會吸引國際資金的投入,進而造就榮景;相對的一但成長有警訊出現,自然也會帶來立即的衝擊。
所以雖然道瓊指數、標普 500、那斯達克的漲跌走勢並不經常一致,但是在比較大的經濟事件時期,其漲跌還是基本一致的。比如 2008 年金融危機時,三大指數都跌破當年最低。再如今年的川普行情,由於川普剛上任時,人們對其改革的信心,對於經濟的看好,都使得三大指數均一直上漲。此外,由於經濟週期的原因,雖然三大指數漲跌的週期並不是特別明確,但是綜觀其主要里程碑,還是有週期性的。
與道瓊指數相比,標準指數包含的公司更多,因此風險更為分散,能夠反映更廣泛的市場變化。此外,相較於道瓊指數抓股價加權,標普 500 指數是採用市值加權,更能反映公司股票在股市上實際的重要性。 而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包括 5000 多家公司,相比標準普爾 500 指數、道瓊工業指數更具有綜合性。
https://www.stockfeel.com.tw/sp-500%e3%80%81%e9%81%93%e7%93%8a%e3%80%81%e7%b4%8d%e6%96%af%e9%81%94%e5%85%8b-%e7%be%8e%e5%9c%8b%e4%b8%89%e5%a4%a7%e4%ba%a4%e6%98%93%e5%b8%82%e5%a0%b4%e9%96%93%e7%9a%84%e6%af%94%e8%bc%83/
文章來源:雪球 | 圖片來源:Berber
美國股市 (American stock market) 於 1811 年開始營運,包含紐約證券交易所及那斯達克證券市場上市的股票,主要由道瓊工業股票指數、那斯達克指數和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三大指數來代表著美國股市的興衰。這三大指數,究竟有何異同?
先來看一張彙總表:
編製時間不同:道瓊指數最先誕生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象徵著美國工業中最重要的 12 種股票的平均數。
道瓊指數最早是在 1884 年由道瓊公司的創始人查爾斯·亨利·道 (Charles Henry Dow) 開始編製的。道瓊工業指數首次在 1896 年 5 月 26 日公佈,它象徵著美國工業中最重要的 12 種股票的平均數。當它首次被公佈時,指數是 40.94 點。
標準·普爾 500 指數 1957 年開始編製
標準·普爾 500 指數是由標準·普爾公司 1957 年開始編製的。標準普爾的母公司麥格羅·希爾公司 (McGraw-Hill) 成立於 1888 年,是一家全球訊息服務供應商。公司主旨是滿足全世界在金融服務、教育及商業訊息市場方面的需求,最主要的品牌包括標準普爾、《商業週刊》和麥格羅·希爾教育
那斯達克指數的編製是伴隨著那斯達克股市的建立的。1971 年,那斯達克股市建立,最初的指數為 100 點。
從編製時間來看,先有道瓊指數,然後標普 500,最後才有那斯達克。所以,從這方面來講,道瓊歷史最為悠久,且自其被編製以來從未間斷,而長期數據對於建立股市模型至關重要,因此道瓊成為反映美國股市行情變化最敏感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之一。
計算方法不同
道瓊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最初的計算方法是用簡單算術平均法求得。到今天,道瓊的計算方法已演變到非單純的把所有公司的股價加總,再除以總公司的數目,現今的計算方法是取一特別值作為除數來計算其指數。至於這個特別值,從一開始的十幾到今天已經變得小於 1 了,這起到了乘法擴大的作用。這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道瓊突破 2 萬點,而其他股票指數仍然以千計的原因。
標普 500 指數以 1941-1943 年為基數,用每種股票的價格乘以已發行的數量的總和為分子,以基期的股價乘以股票發行數量的總和為分母相除後的百分數來表示。例如,如果 500 個成分股的總調整市值為 13 兆美元,除數定為 8.9 億,標普 500 指數將為 1455.28。雖然整個指數的調整市值可以從標準普爾網站查閲,但除數被認為是該公司的專有權。
那斯達克指數是反映那斯達克證券市場行情變化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基本指數為 100。它以市值作為加權指數。
從計算方法來看,道瓊是根據股價加權的,而那斯達克和標普 500 都是以市值加權的,這意味著在道瓊指數的計算方法中,碰巧股價處於高位的公司的權重,可能會超過市值較高但股價較低的公司。這似乎很荒謬,這也成為業內對道瓊的主要批評之處。
成份股不同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以被認為是產業主要參與者的 30 家不同公司的股票作為編製對象。它主要由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股票組成,僅包含幾家在那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股票,如蘋果 (Apple) 、英特爾 (Intel) 、思科 (Cisco) 和微軟 (Microsoft) 。
道瓊工業指數的個體成份偶爾由於市場環境的理由而改變,它們由《華爾街日報》的編輯所選擇。當其中的公司被取代,將調整個體比重,使平均指數不受公司更換的直接影響。
標準普爾 500 指數或簡稱“標普 500”是美國股市指數,基於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或那斯達克上市的 500 家普通股股票的市值。標普 500 指數覆蓋的所有公司,都是在美國主要交易所,如紐約證券交易所、那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交易的上市公司。最初的成份股由 425 種工業股票、15 種鐵路股票和 60 種公用事業股票組成。
從 1976 年 7 月 1 日開始,其成份股改由 400 種工業股票、20 種運輸業股票、40 種公用事業股票和 40 種金融業股票組成。
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則以約 5200 檔股票為編製對象,所有這些股票均在那斯達克交易所交易。它主要由美國的數百家發展最快的先進技術、電信和生物公司組成,包括微軟、 英特爾、 美國線上 (AOL) 、 Yahoo 這些家喻戶曉的高科技公司,因而成為美國“ 新經濟”的代名詞。
從成份股涉及產業而言,道瓊指數關注的產業依然以工業為主,標普 500 關注的產業則非常廣泛,而那斯達克關注的產業以高科技為主;從成份股上市地點而言,道瓊中的公司大多在紐交所上市,那斯達克中的公司均在那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而標普 500 中的企業的上市則分佈美國的這兩家交易所;從成份股數量而言,道瓊成份股數量只有 30,標普 500 成份股數量為 500,而那斯達克成份股卻有大約 5200 之多。
那三者之間的共同之處在哪裡?
三者性質相同
道瓊指數,標普 500,那斯達克指數都是一種指數,也都是由於某些股票的價格走勢變動所產生的一組數字的平均值。這三大股票指數也都是美國股市行情的一種衡量標準。一般來說,當你查看每股行情時,這三大股票指數都會出現在行情分析中。
成份股變化
這三大股票指數的成份股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道瓊中的成份股。
2013 年 9 月 20 日,高盛 (Goldman Sachs) 、Nike 和 VISA 取代了美鋁 (Alcoa) 、美國銀行 (Bank of America) 和惠普 (HP) 。2015 年 3 月 19 日,蘋果公司更換了 AT&T,該公司自 1916 年 11 月以來一直是 DJIA 的一個組成部分。
道瓊中 30 支成份股尚且變化,更何況標普 500 和那斯達克那麼多成份股呢?其實成份股的變遷可以反映各種產業的發展狀況。比如能源產業,可以說是經久不衰,一直處於牛市之中的,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美孚石油 (Exxon Mobil) 在 500 支成份股中的排名看出。
再說,金融產業,像摩根大通 (JPMorgan Chase) 、高盛這些,都長期佔據了標普 500,但是我們也看到曾經的巨頭雷曼兄弟 (Lehman Brothers) 消失在其中,這說明金融產業面臨的風險巨大,具有高風險控制能力的企業才能長期生存。最後,科技產業,其最大的特點應該是發展之快。像思科、蘋果這些企業能長期發展良好,都是因為其不斷發展的技術和創新能力。
共同反映經濟的發展狀況
經濟成長對股票指數十分重要,因為股票指數的強弱,主要是依靠成分公司的獲利願景而定,整體來看一個國家的經濟若是成長,上市公司的獲利自然較佳,在整體獲利提升下,股市也會隨之上揚,進而反映在股票指數上;而在經濟衰退當中,即使一些企業仍然能夠獲利成長,但整體而言,平均獲利率將會下降,會不利於股票指數的表現。
因此,股市可視為一個國家的經濟櫥窗,相對比較下有成長空間,就會吸引國際資金的投入,進而造就榮景;相對的一但成長有警訊出現,自然也會帶來立即的衝擊。
所以雖然道瓊指數、標普 500、那斯達克的漲跌走勢並不經常一致,但是在比較大的經濟事件時期,其漲跌還是基本一致的。比如 2008 年金融危機時,三大指數都跌破當年最低。再如今年的川普行情,由於川普剛上任時,人們對其改革的信心,對於經濟的看好,都使得三大指數均一直上漲。此外,由於經濟週期的原因,雖然三大指數漲跌的週期並不是特別明確,但是綜觀其主要里程碑,還是有週期性的。
與道瓊指數相比,標準指數包含的公司更多,因此風險更為分散,能夠反映更廣泛的市場變化。此外,相較於道瓊指數抓股價加權,標普 500 指數是採用市值加權,更能反映公司股票在股市上實際的重要性。 而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包括 5000 多家公司,相比標準普爾 500 指數、道瓊工業指數更具有綜合性。
https://www.stockfeel.com.tw/sp-500%e3%80%81%e9%81%93%e7%93%8a%e3%80%81%e7%b4%8d%e6%96%af%e9%81%94%e5%85%8b-%e7%be%8e%e5%9c%8b%e4%b8%89%e5%a4%a7%e4%ba%a4%e6%98%93%e5%b8%82%e5%a0%b4%e9%96%93%e7%9a%84%e6%af%94%e8%bc%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