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不是很喜歡"停損"和"停利"的概念。
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分享至 Twitter分享至 Facebook分享到 Pinterest
我自己不是很喜歡"停損"和"停利"的概念。
代表賣出的理由是依據自己的成本價,但我覺得沒什麼道理。
1. 市場根本不知道你買在什麼價。
2. 一個東西現在便宜還是貴,跟自己的成本價一點關係也沒有。
說穿了,多數人只是在意自己賺錢還是虧錢,還活在貪婪和恐懼的情緒之中。
但理智上,若是價值投資者,要不要賣出,只應判斷現在這個標的的價格跟它的內在價值相比,便宜還是貴。
還有這個標的跟其他標的相比,誰比較便宜。
帳面大賺並不是賣出的好理由,因為可能內在價值上升的更快,使現在的價格顯得更便宜。
帳面大賠也不是賣出的好理由,因為內在價值可能沒降,那此時應該加碼而非停損。
對價值投資者而言,所有的工作都在對內在價值做動態評估。
之前朋友問我如果原本就滿倉,假如大盤不好,全體下跌,那該怎麼辦。
我回他:用低估去換更低估。
朋友問:阿你原本這支賠錢砍得下去喔?
其實會這麼問,就代表心裡把成本價錨定得很深。
成本價對我來說是個無用的價格。
大盤不好,若A只跌一點,B整個瘋狂崩跌,使B變得更吸引人,那勇敢用A換B,當大盤回升,B原則上也會享受瘋狂上漲。
這也不是我說的,是Klarman說的。
對籌碼投機者而言也是如此,成本價也是無用的價格,應該考量的是市場其他玩家的想法。
(補充一下,有些人會誤以為我反對停損,其實正好相反。
心中沒有成本價,才更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例如你買了房子過了一年套牢,經過你研究以後,發現該區基本面轉壞,你認為未來還會跌,那該做的就是賣出,讓剩餘資金轉往其他會增值的標的。
但多少人套牢願意賣?被剝奪超級反應仍愚弄多數人,不賣就沒賠是吧,幾年的機會成本就卡死了,中斷了雪球。)
http://investarter.blogspot.my/2017/10/blog-po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