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ype something and hit enter

Pages

Singapore Investment


On

本文为《华尔街操盘手:给年轻人的15堂理财课》一书书摘,以下摘录第13章:亿万身价祕书的祕密

语恩:

你妈妈在财经媒体工作,一定看过很多个案,对于财富的累积和运用一定有些感受。知道你来自基督教家庭,从你的名字就隐约感受到,是个很美的名字喔!我问你妈妈,你对理财有兴趣吗?她说还看不出来,但你懂得用好东西。我笑著回答说下次要问你,用好东西是谁出的钱?

今天我想告诉你一位阿姨的故事,她也是虔诚的基督徒,从小可能没有你那么幸运,但这段经历反而造就她日后令人讚歎的高贵成就,而且她的投资成绩令许多专家望尘莫及。她的故事有值得你和大家参考的地方,我把它称为「亿万身价祕书的祕密」。美国许多媒体如《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都曾报导过她的故事。2010年,葛莉丝.格罗纳(Grace Groner)百岁过世后,她的律师代表她捐赠了一笔令她母校和社区震惊的款项,总值700万美元、超过两亿新台币的善款。这笔钜额来自于一位只当过43年普通祕书的她,究竟如何存下这笔钜款,引发了大家的好奇心。

「亿万身价」之谜

葛莉丝在十二岁时父母双亡,她和双胞胎姊妹葛莱蒂丝(Gladys)由当地的绅士乔治.安德森(George Anderson)、也是家族的朋友所收养,并一直供养她们就读森林湖学校学院(Lake Forest College)。她一辈子都生活在森林湖市,那是一个距离芝加哥不远的地方。1931年毕业后,她在亚培公司(AbbottLaboratories)找到一份小祕书工作,终生未婚,并在岗位上工作了43年才正式退休。

在人们眼中,生活简朴的葛莉丝从来不像是一个亿万富婆,甚至捐给母校18万美元时,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她省吃俭用所攒下来的。那么这700万美元是怎么累积产生的?

原来,葛莉丝大学毕业后几年,也就是1935年,她用180美元的储蓄买了自己公司的股票,以60美元一股认购了公司特别发行的3股股票,这180美元的股票她从来没有卖出。在接下来的75年,180美元投资就像滚雪球一样愈滚愈大,最后竟滚到惊人的700万美元!

75年当中,经历了世局动盪和股市经济的荣枯,有1930年经济大萧条末期、第二次世界大战、韩战、越战、伊拉克战争、1970年代双位数字的物价膨胀、三次重大的股市下挫,以及十三次经济衰退。股市的特性是,短期波动惊人,历经波折,常会吓得人退却三步,但长期还是正面向上,因工业革命、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经济成长,这些因素带动了股市长期向上的发展。

历史一再证明,可以说长期的钱投资在股市,反而比把钱放在银行来得安全,因为钱放在银行无法对抗物资膨胀。如果当时葛莉丝把钱放在银行,现在这180美元也不过只有3千美元而已,可见长期的钱放在银行是很危险的。

如果葛莉丝当年(1935年)投资标普500,在媒体报导的2013年,180元相当于成长了150倍。而葛莉丝自己的投资上涨了3万9千倍,如此出色的成绩相当于年均报酬16.9%,而巴菲特过去52年的年均报酬是20%,这个纪录目前还没有人打破。这三种投资模式裡,投资标普500的报酬虽然赶不上葛莉丝和巴菲特,却是最轻鬆的投资方式。

葛莉丝虽然有如此亮丽的成绩,但在专家眼中也有争议,因为投资在单一股票且是自己上班的公司,如果公司破产,她不仅失去工作,也失去整个投资的资产。

但凡事都有一体两面,如果要像葛莉丝这样投资,必须掌握两个原则:一、投资前要充分了解;二、不要投资自己不熟悉的东西。记住这两项原则,就可以大幅降低你严重的犯错,也意谓著可以大幅提高成功的机会。

投资最忌离开能力圈、以卵击石

许多投资者犯的最大错误之一就是以卵击石,进入自己完全没有把握或不熟悉的领域,光是要搞通那个领域的规则,有时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而且要付出相当大的工夫才能和别人平起平坐,这都是一个不智的投资模式。

我曾经有位医生客户,他太太知道我是基金经理人,有一次我看完病,她送我到门口,并悄悄问对某一家科技股的看法。从她的眼神我直觉判断,这支股票可能已为她添了麻烦;那家公司那阵子正面临专利的诉讼,每一项产品的专业名词都要花很多时间去了解是怎么一回事?应用在什么地方?有何功用?在电脑的什么位置?这些都不是学医的人所应该了解,也不是他们的强项。
结果那一阵子那公司的股价摔得很惨。我对那家公司了解不多,自然无法给她好的建议,但当时就有相当的感触,那就是文学系的天才一不小心误入了数学系,结果可能文学系少了一个天才,而数学系可能多了一个蠢才。

一般人要了解医学何其不易,什么药品用在什么疾病?有哪几家厂商生产相同的药品?谁又是最有效的产品领导者?医学名词如同科技产品名词,要进入都有相当的障碍。这位医生太太没有充分利用自己学医的优势和先生执业的产业熟悉,而去投资表面光鲜亮丽的高科技业,离开了两人的能力圈,自然付出了惨痛亏损的代价。这样的例子会不断上演。这是很有趣的事,如果你要以后想进入投资的领域,我希望你多了解财务行为学,与人性有关的议题和财务行为都值得关注。

严格讲起来,葛莉丝的医学知识赶不上这位医生太太,但葛莉丝充分了解公司的整体运作,公司的营运好坏她都有第一手讯息可以接触,只要公司营运状况没有出问题,她就可以放心长期持有。由于守在她的能力圈之内进行投资,虽然她没有受过投资学的严谨训练,但因为用对方法,且在有限资源内对投资做了最完美的诠释,结果成效惊人。而她最后的财富分配也一样精彩,她将个人的小爱化为对社会的大爱,因为从小领受别人的关爱,受人点滴,泉涌以报,她对财富分配做了最完美的运用。

当一个社会常常有这样子的故事发生时,它便形成良性循环。外国人有一句话:「四月的雨,带来五月的花。」(April showers bring May _owers.)社会、企业和投资的运作都是相同的,这也像中国人所说的「种善因,得善果」。在投资上,记得守住你的能力圈,不仅安全,而且事半功倍,会为你带来较好的效果!

不要选择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投资

在我给你写信的当下,我也投资了亚培公司,也为我带来了获利。主要是我多年前在医院照顾病人时,就注意到亚培公司提供了许多营养食品、医疗设备和用品,几年前分出来的子公司艾伯维(AbbVie Inc.)在生化科技上也有不错的表现。这种生活中接触到的优势,是我鼓励你未来选择单一股票投资时的一个重要考量。

葛莉丝的投资模式还可以继续讨论和争论下去,这个部分就留待你以后有更多阅读基础再来分享。

葛莉丝的故事不知道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启发?在写信给你时,黑夜笼罩四周,孤灯下我思考著她花钱的方式、她的金钱观和人生观,发现和见证多数的有钱人都有这样相同的特质。

葛莉丝出生在经济大萧条的年代,资源匮乏。父母在她12岁时过世,幸好有安德森先生收养。在这么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她心存感念。

她很节俭,车子被偷之后就以步代车。她购买二手衣服,居住在小公寓裡,但她不是守财奴,而且有很多朋友。晚年除了旅游,她还多次捐款给学校,最后用700万美元成立了葛莉丝基金,以股利孳息的方式,捐给了她的母校。在基金中她指定了用途,我看到了国际学生也名列其中,她的爱和心胸真是无限宽广。

她有坚毅和超棒的投资情绪管理,在投资成功之后,她的思维更像是有钱人的做法,每年花费会从700万美元的本金中抽出4%(约30万美元),大部分来自股利,这样的花钱比例也很恰当,她的本金会源源不断地继续成长,帮助更多的人。

她的理财投资符合了我所说的,要重视理财分身的创造;同时她也透过金钱的成长,积极做公益活动,既会赚钱也会花钱,懂得照顾自己(她活到一百岁)。她在教会担任义工,物欲淡薄,但精神丰富,更有一份大爱,这何尝不是巨大的财富?

葛莉丝的真实故事像奇幻之旅,她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呢?如果你也能从中得到启发,了解有钱人对生活的物质标淮要求通常不高,因为节俭,得以有储蓄进入投资。葛莉丝投资自己的公司,具备近距离观察的优势,可以看到公司的发展表现,如此守在她的能力圈之内投资,也符合了上面两个原则的一些精神。因投资正确、有方法,所以会创造极大的财富,再以这财富帮助更多人。在她挥手人间时,相信她的养父安德森先生和许多人都会以她为傲。希望有一天你也能发挥这样的精神,滚出你人生亮丽的均衡财富。





资料来源/商周财富网

https://www.bcapp.my/article/%E4%BA%BF%E4%B8%87%E8%BA%AB%E4%BB%B7%E7%A7%98%E4%B9%A6-%E5%A5%B9%E5%BD%93%E4%BA%8643%E5%B9%B4%E7%A7%98%E4%B9%A6-%E4%B9%B0-%E4%B8%80%E5%BC%A0%E8%82%A1%E7%A5%A8-%E6%94%BE%E8%91%97-%E7%B4%AF%E7%A7%AF%E5%87%BA2%E4%BA%BF%E8%B5%84%E4%BA%A7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