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先生,你覺得投資裡面賺最快的方法是什麼?」
她是一位年近30的女生,
在服務業工作月薪大約4萬,
好不容易存下20萬元,
急著想找方法增加自己的資金。
「用20萬投資太少了,我覺得妳應該先從薪水開源節流開始。」我回答
「但是靠薪水太慢了,我想這幾年趕快存到300萬元房屋頭期款...。」
也許是到了結婚成家的時機,
可以感覺到她很焦急,
但實際上,財務問題本來就不可能一兩天解決。
如果你低薪又沒存款,絕對不是一兩天造成的
「妳有辦法多控制開支,讓每個月存的錢多一點嗎。」
「沒辦法耶,每個月存一萬已經是極限了。」
「沒有...」
聊到這裡,似乎有點難幫她找到立即的出路,
因為過去的幾年,
該出國玩樂、該買的衣服包包她並沒有少過,
但該有的進修、學習與規畫執行,她也從來沒有開始。
如果現在開始努力,等到財務狀況真正有起色,
最快也是3年後了。
現在的錢不夠用,絕對是3年前就知道的事
甚至可以說:這些該花的錢,是從你出生就知道的事,
沒去算只是沒人告訴你,或自己不願意去面對。
以一般上班族 4萬~5萬的平均薪資,
其實也就剛好過低標準的生活而已。
你可以提早作出一些準備
或是繼續裝作不知道,直到需要面對的那一天
為什麼大多數人一輩子存款,很難超過500萬?
錢不夠時,
多數人想到的第一個方法都是靠投資,
沒本金靠投資能快速改變?
這可能碰上詐騙的機率比較高,
這可能碰上詐騙的機率比較高,
問題是,
大多數人始終存不到投資需要的足夠本金。
原因很簡單:一輩子有些時間點,就是會「花大錢」
會算加減乘除,也會開根號算三角函數,
但是我認識的人當中,
超過 90%的人,從來沒有算過自己未來的財務規劃,
儘管那只是簡單的加減乘除。
一輩子會支出哪些大錢呢?簡單算給你看
除了一些例行的生活費,
隨著年齡增長,有很多錢「藏」在後頭...
1. 買車:約50萬~100萬
分期貸款是個神奇的東西,
我看過許多人工作一兩年,
就擁有一台價格超過自己年收入的車子,
也許對追女朋友很有幫助吧。
一般人也不會只買一台車,
10~15年左右大概就會需要換一台,
當然你通常只會換更好、更貴的。
2. 結婚:通常在25歲~35歲,要花掉50萬~100萬
包含婚紗、喜宴、喜餅聘金、度蜜月,
前後50萬應該算省了,
不少人在這次就將所有的積蓄花掉。
3. 生小孩:要花30~100萬,養小孩一年大約20~30萬
從坐月子到小孩的紙尿布,動輒10~30萬,
若請產假、育嬰假,
長期無法工作也是一筆巨大的機會成本。
隨之而來的,
還有小孩的學費、生活費、補習費,
想像一下每個月薪水先扣掉2~3萬元的感覺吧。
4. 買房子:頭期款約200~500萬,每月2~5萬元房貸
如果覺得用買的太貴,也可以考慮長期租屋,
但最好先徵詢過你另一半的同意,
因為有些事不是你自己能決定的。
5. 退休金:預存500~1500萬
想像一下如果退休時沒有存款、房貸又還沒繳完,
你敢只靠政府的退休保險金嗎?
退休後在醫療保健上的開支也會增加,
但最令人困擾的是,萬一活太久錢不夠怎麼辦?
想在3年內改善自己的財務問題?
以下提供 3個方向:
無論是想熟練技能,或是幫自己建立資產,
最少需要 2~3年以上。
最少需要 2~3年以上。
如果想為了3年後作準備,市場先生提供3個建議:
方法1. 【大量閱讀:了解基本的財商知識】
雖然學校沒有教你,
但每個有學到財務知識的人,都覺得相見恨晚。
推薦我最喜歡的三本財商入門書:
系列書有許多本,每年我都會挑幾本重新看一次。
《思考致富聖經》
成功人士到底都怎麼想事情?
這本書寫80年前,投過訪問500位的成功人士,
歸納出他們的成功的特質以及故事。
可以調整自己的價值觀,
讓自己在努力的路上,隨時保持成功者的心態
《博客來連結》
方法2. 【累積創業需要的能力】
工作需要的能力是專精、專業,但創業要處理多面向複雜問題,
需要了解產品技術、法律、會計、領導、現金流、團隊建立、行銷等知識,
還要有挑戰未知與承受挫折的能力。
一個擁有創業能力與觀念的人,
即使不創業去領薪水,待遇也絕對不會太差。
創業的技能怎麼培養?
絕對不是靠有人慢慢教你,
當你靠自己找到方法時,就在學習的路上了。
方法3. 【培養一項時薪1000元以上的技能】
當工作時間長、錢又少,
許多人會陷入一個「卡住」的狀態,
但因為沒有存款和技能,
無法離開現有工作或去進修,隨時間過去只能不斷惡性循環。
培養時薪1000元以上技能,
最大的好處,就是從此不再擔心失去工作的風險,
當發現工作不適合,隨時可以離開。
其次的好處是可以幫助你在下班後,
加速累積下一桶金。
1. 財務問題都不是一兩天造成的,改變自然也需要花點時間
2. 人生有許多大筆的花費,可能會讓你一輩子存不下錢
3. 現在開始透過閱讀,提高財商知識
4. 提早開始培養創業的技能,方法自己去找
5. 培養一項時薪1000元以上的技能,作為自己最後的防線
http://www.rich01.com/2017/03/blog-post_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