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ype something and hit enter

Pages

Singapore Investment


On



上市公司 - 黑暗及丑陋的一面

投资于一家上市公司最主要的还是管理层,毕竟管理层可说是掌控整个企业命运的关键人物。然而,单单从外表来看,几乎是看不出管理层的素质。就连股东大会上的表现,管理层也可以装出来,务必为投资者留下好的印象。

投资者通常只能以年报资料和业绩数据来分析一家上市公司是否值得投资。换句话说,大家只能以公司业绩表现来衡量管理层的素质。资深的前辈常常提醒后辈千万别触碰亏损连连的股票,主要因为“仙股”的管理层无法把公司带上轨道,又或者说这些管理层并不是真正的做生意。

管理层要掠夺股东的资金其实一点都不难。他们可以透过很多不同的会记 (Accounting) 手法,把资金从公司转运出去,但前提是公司的财务经理必须愿意配合他们。举个例子:他们可以任意开张支票,标上“Consultant Fees”,然后把这笔钱光明正大交给老板。然而,这笔钱的用处其实是进入个人口袋,而非真正的顾问费用。

这也显示出管理层的贪婪,毕竟他们每个月都可从公司获得一笔不菲的董事薪金。此外,公司的“上市地位”是个非常珍贵的资产。有了这个地位,管理层几乎每几年可推出附加股和私下配售,光明正大像股东讨钱。然而,可悲的是,虽然这些公司连年亏损,但是仍然还有散户愿意认购这些供股。这些筹得的资金通常只是用于“Working Capital”,也就是公司的运作开销。这可确保管理层可继续从公司掏钱。

讽刺的是,虽然公司的财务状况糟糕,但是老板却越来越有钱。除了拥有【DATO/DATUK】的头衔,他们还有私人司机载送,每天乘坐的名贵车也不一样。此外,老板的私人开销如夜总会、午餐晚餐、喝酒、儿女看医生等等,一律全部可向公司讨回。基本上,公司就是他们的“银行”,要何时提钱就提。

一家公司就算赚钱,为了不要缴纳税务 (Tax),管理层也有办法把账务赚盈为亏。所以说,有些常年亏钱的公司实际上是赚钱,但是他们选择“不赚钱”。曾经有位老板为了使集团子公司顺利借到银行贷款,唯有把公司变成赚钱。通常,这些会计手法都是一样,把公司开销往后个季度延迟纳入。然而,公司赚钱后就必须缴纳税务。到最后,这家子公司借钱不成,反而白白给了上万的税务。

执行方面,有一家公司曾经为了建设一座新厂,向银行借了一大笔贷款。经过数年的建设,厂房终于建好了。然而,基于技术上的问题,第一阶段的生产就遇上故障的问题。公司需额外再拿出一笔钱维护生产线。令人惊异的是,为了不再花费更多的资金,老板决定不再继续生产。换句话说,这刚建好不久的新厂不再运作,而每月的厂房开销如保安薪金和水电费费仍必须缴付。

新厂不投产,公司还是得缴付银行贷款利息。在无法偿还贷款的情况下,这家公司已做好清盘的准备。值得一提,这笔贷款是由公司担保 (Corporate Guarantee),而非个人董事担保。因此,就算公司被告上法庭清盘,管理层也不会有任何麻烦。为了确保不会有后续手尾,管理层纷纷把董事职位转移至他们的司机。一家公司规定要有两个董事,假设人数不够,董事们必须找到替身才可辞职。

银行方面,他们为了追讨这大笔贷款,唯有硬着头皮和公司商讨债务重组,毕竟公司的资产非常少。最终,银行愿意在贷款上打上大约30%的折扣。公司在之后也顺利推出附加股筹钱,偿还一部分的债务。剩余的贷款他们将再寻找资金慢慢偿还。在几乎每个人都认为公司将面临清盘之际,公司却大难不死,至今仍奇迹生存。

至于当初借到的贷款,大部分已私下进入管理层的口袋。他们在购买土地时候,配合卖家把土地价格标高 (Mark Up)。打个比喻,他们和外界及银行宣称这块地的价格是RM8m,但是实际上他们却只以RM5m的价格购买。除了购地,他们也把建设厂房、购买建筑材料等的开销全部标高。根据公司的老雇员,这厂房造就了不少百万富翁。

以上的手段和作法是多么的自私、卑鄙和奸诈。本专页相信每家上市公司都有本身黑暗的一面,毕竟人是贪婪的。总结,管理层的素质真的非常重要。大家在投资的道路上必须小心选择管理层,以免买入烂苹果。

最后,祝大家冬至和圣诞快乐!:)

纯属分享!

(对于股票分析报告和业绩点评有兴趣的股友,可私下PM本专页以了解详情。)
https://www.facebook.com/rhresearch/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