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社會,絕大多數人,剛一出生,就已經輸了。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和死的距離,而是你奮鬥了20年,卻依然捨不得坐商務艙去Knightsbridge飲咖啡、坐破冰船去南極睇企鵝。
很多企業在成功後宣傳時會下意識地杜撰很多英雄壯舉,這當然可以理解,一方面成功路上很多事情確實不足為外人道,人人都有包裝自己的心理。但其實這是最害人的。
生活的智慧就在於,集中精力改變那些能夠改變的,而把那些不能改變的暫時忽略掉。專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優秀的人,一個有用的人,一個獨立的人,比什麼都重要。打造自己,就等於打造人脈,如果人脈真的那麼重要的話。
這就是比賽最殘酷的地方,還未起跑,勝負已分。階層正在固化,正如英國《FT》所描述的那樣:城市階層正在以物質力和行政資源調動力進行區分,分處於不同階層的人們,將來雖然身處同一個城市,卻熟視無睹地擦肩而過。
貧窮,是窮人的原罪。貧窮養育貧窮,因為貧窮治下的環境、教育、見識乃至你能想到的所有資源,都因為貧窮而被限制,被固化,因而輸在了起跑線上,富者愈富,貧者愈貧,馬太效應差不多就是這世間最冰冷的規則了。
頂級階層的人生,或者說精
英階層的人生,從一開始,就已經被設定了一個下限,差不到哪裡去,他們最仆街的時候,人生最低點的時候,也就是在山頂上摔個跟斗,但也不會滾落到山腳擺花
街,洗來洗去都是面果浸。這道理殘酷而森嚴:即使山頂的狗,痾的屎也比天水圍的狗香,因為它生下來就站在山頂了呀,你極其量對著它吠一聲:狗.689。
出身和運氣是無法選擇的,但一個人的才華和學識是通過努力必然獲得的東西。如果你通過努力成為優秀的人,那麼就會有另外優秀的人、有價值的人願意為你提供幫助。這種像市場交換的等價原則,聽起來殘酷,卻是人脈的本質所在。
坦白說,去世界頂級公司找工作,還是這個頂尖階層孩子中撈得比較差的,更多的是選擇進入家族企業歷練,準備接班或再創業,還有一少部分人早已對金錢麻木且厭惡,他們的選擇是在成立一個NGO或公益組織,每天穿梭慈善酒會、藝術品拍賣會和基金會籌款晚宴中,幫阿婆洗腳,或者挽救這個水深火熱的你。
從幼稚園開始,每個人就都
已經有一些選擇朋友的原則,儘管並不自知,儘管絕大多數人不願意承認,他們的所謂友誼實際上只不過是交換關係。可是,如果自己擁有的資源不夠多不夠好,那
麼就更可能變成索取方,做不到公平交換。《教父》裡,棺材鋪的老闆決心找教父替他出氣,並為自己的女兒討回公道的時候,他就是索取方。許多年後,教父終於
在一個深夜敲開了他的門。
而那些不優秀的人往往並不知道自己樣衰這樣簡單的道理,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狀況只能使得自己永遠扮演索取者的角色;進而把自己的每一次交換都變成不公平交換,使自己擁有的資源不是數量減少,就是品質下降,惡性循環,永不翻身。
有些人,過分急於建立所謂的人脈,並全然不顧自己的情況究竟如何。對於這樣的人,「謅媚」、「巴結」、「欺下媚上」、「結黨營私」等等。一個人越是渺小,越是襯得他的欲望無比強烈。
只有優秀的人才擁有有效的人脈,並且正因為這些人隨時隨地都可能要回避不公平交換的企圖,他們才更加注重自身的品質,知道不給他人製造麻煩,獨善其身是美德。
如果,終於有一天,你己經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真正有價值的所謂高效的人脈居然會破門而入。你所遇到的人將來自完全不同的層面,來自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不同的方向。而你自己也不再是過去一無是處的你,你不再是索取者,唔使上CCTVB東華捐錢,你扮演的就是「樂於助人」的角色,很少有人討厭善意的幫助,更何況你是被找來提供幫助的呢。
如果你是一個優秀的人、有Value的人,那麼就會有很多另外優秀的人、有價值的人為你提供幫助。這樣的時候,這樣的幫助往往確實是無私的。正如沒有哪個醫生做到救死扶傷之後僅僅因為酬勞太少而惱羞成怒的一樣,那些品質優秀到一定地步,境界豁達到一定層次的人,往往真的可以做到“施恩不圖報”。
因為對他們來講,能夠有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本身就己經比什麼都重要,並且可以令他們身心愉悅。然而真正有趣的現象是,被幫助的你也正因為並非尋常之輩,所以一定懂得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的道理。最終皆大歡喜。
不要相信那些一年創立兩年融資三年上市的故事,更不要相信有人在屎坑用5分鐘搞定永遠也花不完的錢的故事,這些故事,幾乎肯定是吹的,即便不是吹的,故事的主人公也是千分之一的幸運兒,即便跟你吹的人就是那個幸運兒,也不等於你會是下一個幸運兒。
很多企業在成功後宣傳時會下意識地杜撰很多英雄壯舉,這當然可以理解,一方面成功路上很多事情確實不足為外人道,人人都有包裝自己的心理。但其實這是最害人的。
生活的智慧就在於,集中精力改變那些能夠改變的,而把那些不能改變的暫時忽略掉。專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優秀的人,一個有用的人,一個獨立的人,比什麼都重要。打造自己,就等於打造人脈,如果人脈真的那麼重要的話。
事實上,關於人脈導致成功的傳說其實非常虛幻,只不過是不明真相的人臆造出來的幻象罷了。
http://oldjimpacific.blogspot.my/2016/08/blog-post_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