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ype something and hit enter

Pages

Singapore Investment


On

記得自己在大學時代,申請信用卡很容易,比起剛出來社會工作時更容易,不知道今天還有 否這個現象。作為一個大學生,除信用卡外,大學Grant & Loan,甚至non-tested mean loan的貸款都很容易得到手,這令他們很早就能接觸到借貸。然而,有多少位大學生在讀書時代就認識借貸,亦有能駕馭借貸的能力呢?



Nicholas:

宏觀問題:
1. 對大學生在達到財務自由方面的建議。

微觀問題:
2. 小弟現讀CityU BBA Marketing升year 2。用year 1和year 2部份大學loan買入939(約十萬元)。打算一邊讀大學一邊學習投資,學會操作以1%息口的大學借款,以作財務自由的第一步,未知是否正確或有何進步空間?


止凡回應:

1. 作為一個大學生,我認為專注學業更好,除非你的時間分配做得很好,可以邊學習財務自由的知識,同時又不會影響你的學業。還在學的,年紀尚輕,不用心急吧。

2. 你拿學習的借款來投資,我不清楚這操作是否不會影響你的學費。投資前,你是否相當了解你的投資項目呢?你是否有一個很好的投資計劃呢?如果很壞的情況出現,例如股價大跌,這會影響你的生活與學習嗎?這些都必先要好好考慮的。未想贏,先想輸。


後記:

借貸不一定可怕,但最可怕的是運用借貸者不太認識借貸。借貸乃雙刃刀,有好有壞,不少人死在借貸之下,卻未必了解死因。坊間有關借貸的深入討論其實不多,使普通人對借貸有兩極化的理解,一是洪水猛獸碰不得,一是為求賺多點狂冒風險作槓桿。

其實於我而言,借貸絕不是必須的,但卻又可以是一個好工具,看你如何理解與運用。例如 上一代人的智慧,中產長輩見子女生活沒規律,理財智慧欠奉,於是會替他們付首期買間樓,讓他們每月供款,故意讓子女每月的薪金被吸走到按揭還款之中,慢慢 地培養出子女的理財紀律,供完又有間物業,這也是利用借貸的一個傳統智慧。

另外,對於借貸的原因,這又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不少人的借貸原因很簡單,就是想透過槓桿賺多點。要注意的是,如果投資方向正確的話,即使不借貸,慢慢走,總會走到你想要的結果,借貸可以有效令你加速這個過程。

例如買樓,如果慢慢儲蓄到足以付出整個樓價,可能要好幾十年也說不定,但這方向總算是 正確方向,總會達標的。而按揭貸款則能讓我們更快達標,我相信如果沒有按揭貸款,不少香港人也不能在年青時上車。日本人的按揭更是跨代還款,這意味若不做 按揭,不少日本人可能一世也不能做業主。

然而,如果投資方向錯誤,運用借貸絕不能幫忙,反而會令失敗的速度加快,亦令後果更嚴重。例如以孖展借貸買股票,之後股價大跌,加速及擴大損失,控制不好現金流,這算是常見的死因。

還有,不少蝕本生意,很多時生意創辦人到某個「應該放手」的時刻還不放棄,繼續四出借貸救盤生意,更以自己作擔保,好的話能「博」得到,令生意起死回生,不好的話只會在失去生意之後還欠下巨債,破產收場。

而部份人對借貸的原因更值得針著,借錢可能是因為當時利率低,所以在沒有什麼投資計劃與想法時,把錢先借回來,讓口袋多錢了,再想想買什麼。一般人在口袋多錢了的情況下,多會亂買東西,或使效率下降。

除借貸原因之外,借貸時機又是一個考慮點。一個好的借貸考慮,應該在最好的時刻抓住一些往後未必再有的機會。例如,有一個很好的學位取錄,這一刻又是窮學生一名,沒有能力付學費,但又不可能等到有足夠儲蓄才去完成這個學位,借貸成為抓住這機會的工具。

曾經看到一些操作很有趣,當事人向銀行借入100萬P loan作股票投資,還款期只是一年,每月還8萬多元,我感到奇怪:「為何不每月儲蓄8萬多元,等到1年後手持100萬再買入股票呢?」。可能當事人認為 今天的股價是極低位,今天是百年一遇的買入良機,一年後不會有這樣的股價,否則這一刻運用這個借貸操作,其時機難以理解。然而,有誰能預測一年後的股價 呢?

有合理的原因與時機,在借貸前,最好仍要作多方面認識,例如借貸條件、資金出路、長短債的分別、被call loan的條件、計價被追孖展的可能、借貸後現金流入流出的狀況、對突發事情的變化,包括大跌市、失業、利率大變的情況,借貸者本身的實力等。

回到工作坊參與者的問題,作為學生,還在求學時期,突然輕鬆手持一筆本應拿來交學費的貸款,在運用這些借貸去投資股票之前,是否考慮得足夠呢?這是重點。


http://cpleung826.blogspot.my/2016/07/q_19.htm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