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ype something and hit enter

Pages

Singapore Investment


On
視乎


一直以來,我們從學校所學到的知識,大多都是很直接的,特別是在香港。所謂的"自由"發揮題目,很多時也是有既定的答案。學生要從既定的方向答題才能夠取得高分。久而久之,很多學生習慣背答案,在遇到問題時直接把答案寫上,完全忽略了思考問題的本身。例如,問一加一。答案是甚麼?相信很多人立即會說,二!在學校,這樣的答案會是一百分。但在現實中,這未必是正確的答案,因為我們沒有問清楚問題的本身。

記得大學的第一天第一課,教經濟的教授說,在大學裡盡管記住一個詞,Depends 視乎。當遇上任何功課,還是考試,盡量不要一開始就堅持一個觀點,因為在大學很多的問題都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同一個問題,在不同的情形,可以有不同的答法。所以每次答問題時,應該要先 "視乎" 問題的情況,再去決定採取哪一個觀點去回答問題。這樣做能夠豐富答案,有助我們得到更高的分數。

教授引用了一加一等於幾多作例子。作為一個經濟學家,他會說,那就要視乎問題本身的情況。如果單單是一個蘋果加一個蘋果,那就是兩個蘋果。但如果是根據國富論,一個工人加一個工人的生產力,就不等於單單一個人的生產力乘二。因為規模經濟,兩個人在正確的分工之下,他們的生產力比起他們本身各自為政要多。在這個例子之下,一加一的答案就是大於二,而不是等於二了。

第一次聽到這個思考方式時,我心裡只想到兩個字,多餘!如果有人問我一加一,而我又好像教授般答這個人。這個人一定會以為我痴線。這只是適用於大學,來多拿幾分。但慢慢我發現這種質疑問題的思維模式,不只是大學,其實在生活中也能夠大派用場。例如,在思考問題上先 "視乎" 情況 ,再去回應問題,能夠擴闊思考的角度,讓思考更加週全。在接收資訊時, "視乎" 資訊的來源,資料的可靠度,減少收到以偏概全的訊息,而不只是一味的接收信息。這些對於投資來說,亦是非常重要。

其實亦有點像半杯水的道理一樣,半杯水是半空,還是半滿。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只是視乎怎樣看待,從哪個角度去看這杯水。

http://creating-cashflow.blogspot.com/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