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ype something and hit enter

Pages

Singapore Investment


On

三年不開市,開市吃三年


過去的一個星期,最熱門話題,非2014年投資成績總結莫屬。

雖然同樣投資在馬股,但這一年,大家的成績並沒有一致跟著大市走,即成績參差,有人歡喜有人憂。

馬股牛市開跑了6年,終於在2014年尾來了個讓很多人措手不及的大回調,基於上半年還是一片欣欣向榮,臨尾才來一個大迴轉,所以是虧是盈,賺多還是賺少,虧多還是虧少,除了看個人的選股眼光,還有入場和出場的時機。

毋庸置疑,虧得最多的,就是在高點入市的人;反之,賺得最多的人,就是度對市,一早在低點入場,並來得及在回調之前套現的人。

過去一年多,二線股狂升,藍籌股卻反方向走,有些股價紋風不動,有些甚至跌跌不休。所以,賺最多的,除了得符合以上兩個條件,還必須是買了二線股。

由於自己持有不少藍籌股,所以今年成績平平。閱過大家的業績報告,才知道2014年很多人都賺得盆滿缽滿,回酬非常高;當然,虧錢的人也不少。

不過,若把時間拉長到過去幾年來看,在如此大牛市,相信一般人總結過去幾年成績,仍有可觀盈餘。

我先摘錄一段在逆風前輩的專區讀到的一段文:

“2009年開始的這次牛市,拜量化寬鬆政策所賜,前後也跑了6年了。剛才看了看記錄,自己也吓了一跳。原来我在这6年里的投资回酬,等于之前23年(1986-2008)总回酬的3倍。”

6年內賺了等同於過去23年回酬的3倍,不只他自己嚇了一跳,我這個讀者也嚇了一跳。

前幾年我就開始翻讀前輩舊帖,覺得他的投資故事帶點傳奇色彩。可以在股市幾十年屹立不倒,並在多年前通過股票達到財務自由,之後靠股票養妻活兒,供書教學,此人必有其過人之處。他的投資方法不只獨樹一格,而且非常考驗耐力。

他在投資路上有一句名言,就是“三年不開市,開市吃三年”。他的投資策略大致上就是在熊市買入嚴重被低估的股票,然後一直收到大牛市,分批出貨,直到賣完為止。

就算預測錯誤,賣出之後股市繼續升,他也不會重新買入。就非常沉得住氣的一直等,等到下一個熊市的出現,再入貨。這可以說是看熊牛週期來買賣股票吧!這種投資法,動作可說是非常非常少。

為什麼很多通過預測股市來作買賣的人,都不能在股市裡賺錢,而逆風前輩卻可以次次穩賺不虧呢?我覺得關鍵在於毅力和堅持。我之前也試過預測股市會大跌而賣出很多好股,但是後來股市不跌反起,結果我被逼以更高的價錢來買入之前的股。自那次之後,我每次要賣股,都會深思熟慮。

不同的是,前輩在預測熊市即將來臨賣出所有股之後,就不會再心思思想買入,即使看著所有股都繼續狂飆,身邊的人都大談開番賺大錢,他都不為所動,甘願把那龐大的資金收在銀行裡收取3%的定存利息。沒有羨慕、沒有嫉妒、沒有後悔,沒有不甘。

若我也想靠猜測明天的股市來賺取股市的錢,我首先會問問自己有沒有那樣的堅持,股市若不跌,我可以三五年不買股,不做交易嗎?我自問辦不到,所以這方法不適合我。

在股市裡,可以堅持的人並不多。反而更多人在股市大跌時,紛紛預測熊市而虧本拋售;但見股市稍有回調,又覺得牛市未盡,趕快入場追賺最後一輪盈利,結果,就不幸導致高買低賣。

最近也讀到了一個推崇價值投資的香港博客巴黎的分享,覺得很有意思,借這裡分享,也給自己存個記錄:

“不知何故,有很多投資專欄時常標榜幾時幾時避過大跌市。

筆者覺得奇怪,這有什麼值得吹噓呢?先父次次都避過股災,因為他從不買股票,而股神只有73年那次避過,次次大跌他也陪跌。


筆者從未見過一個在股災時無股票的人會是真正投資好手。用價值投資角度看,大跌市不是用來走避,而是上天給機會閣下扭轉乾坤,創造財富!


每次大跌市,最重要工作應是衡量市場哪支股票的內在價值較自己手上的股票更吸引,趁此機會轉股。只要看看股神股災時賣了什麼、買了什麼股,就會明白這顯淺道理。


反過來說,股市大升,也不應像一些專家酸溜溜整天唱黑天鵝,或像怨婦天天花時間寫文章彈甲彈乙股,而不探究尋寶,這些行為對自己荷包有乜用呢?尊重市場丶對手,就是尊重自己。


升市亦會有滄海遺珠,可以把同等價值股轉到價格更便宜的股票.....”


很多時候,面對可能即將降臨的熊市,總把自己的選擇局限於賣或者不賣,卻很少把換股當作主要的選擇之一,關於這一點,往後會深思。

這幾年,因為遇上牛市,走得算是順暢,但是居安,會讓人忘記思危。眼前這個市,是最好的考驗。

繼續抱持股票過冬、適當的時候調整組合?或者清完倉等撿便宜貨?或者像8K前輩建議的,賣一半,持一半,不求賺最盡,但求牛熊市兼可賺錢?

股市裡賺錢的招式五花八門,需慎選一招適合自己的,並持之以恆。切忌三心兩意,以免兩頭不到岸,到頭來白忙一場。

願大家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路。

 http://walkersinvestment.blogspot.com/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