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迎合需求·新商号冒现 杂货零售业疫后更劲
【疫后杂货零售,谁主浮沉(上篇)】
独家报道:李治宏
疫情刺激网购火速增长,更带旺了杂货零售这个长青行业,而尽管如今经济全面松绑,疫情期间涌现的各类不同品牌、不同模式的杂货零售业者,备受看好将继续红火,甚至更上一层楼。
尤其是一两间店面的零售“小店”,预料将在这个后疫情时代继续当道,发光发热,只因杂货零售这块大蛋糕将会继续扩大。
只不过,谁能笑到最后,就取决于谁最能接地气,并结合线上渠道。继去年《杂货零售,战国时代》报道之后,《南洋商报》继续跟进这个广受瞩目的“战场”,即日起在《疫后杂货零售,谁主浮沉》系列报道中,作出更详尽的剖析。
杂货 零售
疫前已涌现新业者
4主因加速零售业增长
CU、myNEWS(SUPERVALUE)、Potboy Mart、24Xpress、Baloy、BilaBila、Pak Grocer、BELI、GO Mart、Beacon Mart、Mr. Q Fresh Market、Olive Grocer、TY Market、Quin Mart、Oppa Mart、TreLeaf Mart、EverFresh Food Marke……这些商号,是过去几年相继在国内冒现的杂货零售领域新业者。
过去2年多的疫情期间,国内涌现数十家不同品牌、不同模式的杂货零售业者,它们有些是迷你市场,有者是便利店,有者同时结合迷你市场和便利店的元素,令本地杂货零售业宛如进入“战国时代”,但2年后的今天,整个行业概况如何?
上述新业者当中,有些是早在疫情之前即已入行,也有些是在疫情期间粉墨登场。但不管是疫前或疫情期间加入战围,重点是,今天它们怎样了?
解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过去3年,即2019年(冠病疫情爆发前一年)至2021年,本地杂货零售领域以至整体零售业的表现。
马来西亚零售调查行(Retail Group Malaysia,简称RGM)的数据显示,本地零售业2019年4个季度都录得正增长,其中疫情爆发前一季即2019年末季按年增长3.8%,2019全年增长则是3.7%。(参阅表一)
2019至2021年大马零售销售走势
去年次季恢复正增长
然而,疫情2020年首季在大马引爆后,2020首季直到2021年首季,本地零售业连续5个季度萎缩(负增长),其中2020年第二季的萎缩程度最严重,按年负增长30.9%,2020年全年萎缩16.3%。
零售业2021年第二季才恢复正增长,按年增长3.4%,但第三季疫情大反弹,再度按年萎缩多达27.8%。直到去年10月11日重新允许跨州,去年末季零售业大反弹,按年强劲增长26.5%,但因为首季和第三季“失血过多”,2021年全年仍萎缩2.3%。
进一步看零售业各个次领域,在疫前已一年四季都萎缩的超级市场和霸级市场,在2020年次季萎缩幅度恶化,最终是2019、2020和2021年连续3年都萎缩,分别按年萎缩2.8%、12%和10.4%。(参阅表三)
大马杂货零售行业销售走势
反观疫情期间爆红的杂货零售次领域(迷你市场、便利店和合作社),在2020年末季按年增长14.8%,成为唯一一个录得增长的零售业次领域后,除了2021年按年萎缩3.7%,2021年次季至末季都恢复正增长,全年增长3.3%,成为家具、家居产品和电子与电气产品次领域之后,本地零售业另一个录得增长的次领域。
必须说明的是,RGM没有杂货零售领域在2020年末季之前的数据,因此无从和其他零售次领域的表现进行比较。
但自2020年末季开始,杂货零售领域的整体表现远胜所有零售次领域,这在在说明了,杂货零售领域是疫情2年多以来,零售业表现最好的次领域。
RGM董事经理陈海信指出,早在疫情之前,本地杂货零售领域已陆续冒现新业者,但疫情加速了这个次领域的火速增长。
他接受《南洋商报》书面专访时,列举4大主因来总结这个趋势。
马来西亚零售调查行董事经理陈海信
陈海信
零售业火速增长4主因:
1. 业者过去10年快速扩张
过去10年,KK超市(KK Supermart)和99 SpeedMart等迷你市场业者,以及7-Eleven、myNews和全家(Family Mart)等便利店业者,都在全国各地开设了很多新分店,迅速扩张。
此外,早在疫情之前,就有许多新业者加入战围,而疫情期间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 疫期避免到人潮拥挤的超市和霸市
包括超级市场、霸级市场、迷你市场、杂货店和湿货市场等杂货业者,是少数获准在疫情初期营业的零售业者。行动管控令(MCO)期间的居家规定,促使许多国人在家煮食,也大大刺激了杂货的需求。
管控令期间,有好几个月不准堂食,更多大马人在家煮食,但由于要买的只是几样杂货,加上担心感染冠病,许多国人当时都选择到小型杂货店购买,而非拥挤的超市和霸市,这令杂货业者个个赚得盆满钵满。
3. 疲于在霸市购物
过去10年,许多国人已厌倦花数小时在霸市购买基本必需品的购物方式。他们仍在霸市大量购物,但次数不像10年前那样频繁。
如果是少量购物,国人正转向超市和迷你市场购买。此外,与霸市相比,这些小店能提供极具竞争力的价格。
4. 不同店铺业态的购物行为与模式
便利店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有限,人们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购买。例如,马来西亚的7-Eleven拥有约2200个产品品项(SKUs)。他们的客户通常只购买少数他们想立即使用的物品,而且倾向于购买这些东西供自己使用。
迷你市场则提供范畴更广泛的产品,而人们可在正常的购物时间购买。例如,KK超市拥有多达逾8000个产品品项,与便利店的顾客相比,类似KK超市这类迷你市场的顾客通常会购买更多不同类别的物品,但购物量会比在超市的购买量来得少。许多迷你市场的顾客一般是购买全家人的日常用品和食品,因此买了杂货是带回家使用或食用,而非立即使用或食用。
李沾升
李沾升
李沾升:大集团撑腰
霸市业者“转小店”
KK Mart集团业务营运控管高级经理李沾升指出,转折点是2020年8月开始,当时许多外行的集团发现杂货零售是少数可以保持营业,而且疫情期间爆红的领域,纷纷加入分一杯羹,一时间,各类新迷你市场、便利店、综合迷你市场与便利店的小商店,以至主打生鲜蔬菜、水果肉类等各类新杂货零售业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给。
有者站稳有者关门
他说,2年过去了,如今这些新业者当中,有者成功站稳阵脚,成为另一个分店林立的成功品牌(例如Potboy Mart),有者开了7至8间分店就停歇下来,有者则挣扎求存,而昙花一现关门大吉的也不少。
当然,新业者当中,有大型零售集团撑腰,如MYNEWS控股(MYNEWS,5275,主板消费股)在疫情期间开设的韩式便利店CU和迷你市场myNEWS(SUPERVALUE),以及超级市场、霸级市场业者在“转小店”浪潮中开设的迷你市场,例如宜康省(Econsave)创设的宜康省经济市场(Pasar Ekonomi Econsave)及巨人霸市(Giant)开设的巨人迷你市场(Giant Mini),分店数目与日俱增。
Potboy Groceries创办人兼总执行长周俊良
周俊良
周俊良:各有各做
短时间没业者出局
对于疫情期间从线上转战线下并迅速扩充,如今拥有逾70间分店的Potboy Mart而言,虽然疫情以来至今仍是“小店”当道,但由于整个杂货零售市场的“蛋糕”不断扩大,因此所有杂货零售业者其实是各有各做,几乎没有任何业者在这么短时间内被淘汰出局。
Potboy Groceries创办人兼总执行长周俊良指出,杂货零售“蛋糕”扩大,并非大家以为的人口增加所致,而是可归纳3大因素。
第一,人们的生活习惯已改变。疫情之前,大家各有各忙,早餐自己吃;但疫情和MCO起大家困在家里,一日三餐全家一起吃,无形中增加了杂货的需求量。
“杂货通常买回家,若家庭活动增加,自然杂货需求跟着增加。”
第二,很多人在这2年变成“家庭煮夫/煮妇”,从不会煮变成会煮,原本会煮的则更厉害煮,因为大家一个星期几乎天天在家煮食,对杂货的需求大增。
第三,不管男女老少,大家都意识到个人和家庭的卫生和健康非常重要,这也增加了杂货的需求量。
“大家都是看好这个行业而涌入,而过去2年,我们确实看到,零售业的蛋糕做大了;因为蛋糕持续扩大,所有零售业者都各有各做,几乎没有业者被淘汰。”
周俊良认为,只要迎合消费者的习惯和消费模式的改变,大家都可以继续生存和增长。
“这不仅是杂货零售业,每个行业都是一样,只要迎合客户需求,都可继续求存。”
但他补充,杂货零售“大饼”会持续扩大,但增长速度会放缓下来。
他指出,虽然经济重启,政府也不再限制国人的活动,但由于通货膨胀,国人的经济能力普遍下滑,大家的消费能力和意愿其实有所减弱。
“除了通胀,经济前景还有很多变数,因此大家都节省开销和谨慎消费,如果手上有10令吉,也只会花费5至6令吉,大家都会留一些现金在手。此外,很多家庭还是一个星期至少5天在家煮食。”
24Xpress创办人蔡俊林
蔡俊林
集中在槟岛发展
24Xpress不急于扩张
还有另一类零售杂货业者,是在国内某个地区“偏安一隅”,不急于扩张,但却越做越好。
从槟岛开跑,目前也暂时仍只集中在槟岛发展的24Xpress便利店,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
24Xpress不是疫情期间才冒现的新业者,反之,这家便利店早在9年前即已出现在市场上,但至今16间分店全都分布在槟岛各地,还没踏出槟岛向外扩张。
创办人蔡俊林指出,由于24Xpress有60至70%便利店是坐落在旅游区和酒店区,过去2年也遭遇疫情重创,但与其坐困愁城,该公司突破传统的便利店经营模式,与其他行业业者进行跨领域合作,顺利渡过难关。
“2年的疫情让我们看到不改变不行,因为整个大环境都变了。我们唯有整合资源,重新出发,看看如何做的更好。”
2021年农历新年偏逢MCO 2.0,便利店营业时间大为缩短,蔡俊林突发奇想,在资源整合的模式下与餐馆配合,推出外送盆菜配套,成为槟城首家售卖盆菜的便利店。
此外,该便利店也和海产业者配合,部分分店售卖真空包装的海鲜、火锅料理等,其他门市则配合农历新年售卖新年礼篮。
而在疫情期间,杂货零售领域因许多新业者加入而竞争更激烈下,24Xpress不断推陈出新,尝试以业界首创的方式,建立与众不同的差异化优势。
例如,24Xpress与槟岛著名的蛋糕业者合作,在其便利店售卖生日蛋糕,让民众24小时内任何时刻都可买到生日蛋糕。
“我们应是北马甚至全马首家售卖电话后付配套的便利店。我们跟明讯合作,除了卖预付配套,也卖后付配套,甚至可直接在我们的便利店签手机配套。
“去年疫情期间,政府在2021年财政预算案宣布的关怀网络计划开跑,很多人来我们的便利店签手机配套,这项业务做得很好。”
他指出,与其他同业大部分店面分布住宅区和商业区不同的是,24Xpress许多门店坐落在旅游区和酒店区,其实也是其差异化的策略之一。
“因为槟城是旅游州,游客通常不看价钱,买了就走。尤其是酒店住客,一定会来我们的店买个人护理产品、零食、饮料等。疫情之前,我们是做的很不错的。”
https://www.enanyang.my/%E8%B4%A2%E7%BB%8F%E6%96%B0%E9%97%BB/%E3%80%90%E7%8B%AC%E5%AE%B6%E3%80%91%E8%BF%8E%E5%90%88%E9%9C%80%E6%B1%82%C2%B7%E6%96%B0%E5%95%86%E5%8F%B7%E5%86%92%E7%8E%B0-%E6%9D%82%E8%B4%A7%E9%9B%B6%E5%94%AE%E4%B8%9A%E7%96%AB%E5%90%8E%E6%9B%B4%E5%8A%B2
Singapore Investment
-
-
-
Cory Diary : First Month Equity5 hours ago
-
-
-
-
-
Jan 2025 Portfolio7 hours ago
-
-
-
I just turned 37 and jobless… what now?8 hours ago
-
-
-
-
-
-
-
-
-
-
-
-
-
-
-
-
Jan 2025 Investment Update2 days ago
-
-
-
Month of January 20252 days ago
-
-
-
-
-
-
-
-
-
New Fun Videos are out!3 days ago
-
-
-
DeepSeek AI and Market Timing5 days ago
-
-
-
Portfolio (Jan 30, 2025)5 days ago
-
LHN share price rocketed 270%!5 days ago
-
-
ETF vs Mutual Fund: Which is Better?6 days ago
-
UAE Golden Visa: The Ultimate Guide6 days ago
-
-
-
-
-
-
-
-
-
-
-
-
-
-
China, China, China1 week ago
-
-
-
Portfolio Returns for Jan 20252 weeks ago
-
-
-
-
-
-
-
-
-
-
#ReturnOurCPF $$2 weeks ago
-
-
-
-
-
-
-
-
-
-
4Q 2024 Investment Strategy Update4 weeks ago
-
Top 10 Highlights of 20244 weeks ago
-
-
-
Why do I question about life?5 weeks ago
-
-
-
-
-
-
Reflections for year 20242 months ago
-
-
My Palantir Regret2 months ago
-
-
2023 Trading Recap – $11,000 in profit!2 months ago
-
-
-
Union Square Residences3 months ago
-
-
-
-
-
China boom?4 months ago
-
-
STI ETF4 months ago
-
-
-
-
Unibet Casino Bonus Codes 20244 months ago
-
-
MSC: Mission Critical distributor5 months ago
-
-
-
-
-
-
Monthly IBKR Update – June 20246 months ago
-
-
-
-
-
-
-
Breakthroughs in portfolio :)8 months ago
-
-
-
Feb 2024 Expenditure10 months ago
-
-
APAC Markets: First Trends in 202411 months ago
-
-
-
-
-
Monthly Summary of November 20231 year ago
-
Migration of website1 year ago
-
-
-
-
-
-
-
-
-
-
A New Light1 year ago
-
-
-
-
-
-
2022 Thoughts, Hello 2023!2 years ago
-
Series of Defaults for Maple Finance2 years ago
-
Takeaways from “Sea Change”2 years ago
-
Greed is Coming Back2 years ago
-
-
Investing is Easy2 years ago
-
-
-
-
-
-
-
What is Overemployment2 years ago
-
Terra Hill Condo (former Flynn Park)2 years ago
-
Alibaba VS Tencent: The Battle Royale2 years ago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