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代,都是看林行止、曹仁超、金庸、倪匡長大,那年頭,各行業和傳統媒體景氣都很旺,香港社會還在1984-1997時期的「大時代、大冒險」狀態,導致我們的細行報告,分析員文氣往往帶著三分天真,用情很深,卻也有紮實的功底,不繞、不虛。寫宏觀評論、寫股評,往往異於常人。
回歸後,其實每個領域都需要嶄新的語言和觀念,方能解釋我們嶄新的處境。我們用知識分子、文化人的視野寫投資,正好回應了當時的社會需求,也讓許多跨領域的人初次感受到:原來自己做的事情是值得認真的、是有超乎原本事業的意義的。
有一點可以肯定,2018投資市場趨勢將與過去幾十年非常不同,策略的改變程度也將遠大於過去30年。
起初國際市場將英國脫歐視為單一事件,有人探討英國脫歐公投背後的陰謀,但社會的改變程度比多數人預測的還要深遠。Trump當選美國總統是個決定性的時刻,一次還可以被視為異常,兩次就代表正常了,不用學江澤民三個代表。2018局勢明顯朝新的方向發展,為期數十年的變化期就要展開,加息三次之後,此時投資更要謹慎,非常謹慎。
先說英國地產
80年代以後,英國簽署一連串國際協議,降低貿易壁壘。過去30年來,許多英國貿易商品的價格都已實質下降,而許多高薪工作也拉高了平均薪資。全球化助長英國的經濟成長,讓英國經歷了近代以來最長的成長期。與此同時,英國利率幾10年來大幅下降,讓借貸成本愈來愈低。由於其他已開發經濟體大多同時出現同樣的變化,也反映了絕大多數已開發市場的趨勢。
隨著全球放款市場規模擴大,放款市場成長到足以睥睨英國股市的地步。金融創新也來共襄盛舉:英國金融業全面採用了複雜的金融衍生性商品。權證、結構型投資商品、擔保債務憑證、資產擔保貸款、Fintech全都發展出規模可觀的市場。
於是,透過借貸獲得風險資本,大量借入資金,拿去投資獲利。相同的效應也出現在房屋市場。想要起、想要買、第2棟房子,只要付得起訂金,就可以透過房貸借到錢;而且,隨著房價上漲,原來那筆訂金往往能帶來倍數的獲利空間。信用擴張期間,有辦法取得資金的人,就能透過資產槓桿大大提高他們的獲利,因為在借貸的助力之下,報酬是非常可觀的。
一塊地,由原本銀行肯借五成、到六成、到七成?不是因為你是李嘉誠,是「品牌」。英國佬是冷靜沉穩,英文叫Subtle,不會因為蝗蟲叫囂比多500萬鎊,賣比佢。因為「品牌」,我出價平少少,佢會賣比我。
2008年以後借貸成本提高,全球信用擴張已經疲乏,此時任何小事都可能終結它。美國過度放款給次貸房貸的屋主,證明是推倒骨牌的兇手,像地主會,報酬來自於其他投資人新投入的資金,而非生產性投資。
只要新投資人源源不絕地加入,這個結構就可以持續下去。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的規模之大,凸顯了這幾十年來的風險是如何累積。信用擴張的時間和程度已經變得如此巨大,突然間的泡沫破滅,險讓整個資本主義的系統滅亡。
Shojin 2009創辦,時間如此吻合,你估印度人傻嘅咩?Microsoft有Nadella,Google有劈柴Pichai,Nokia有Rajeev
Suri,Softbank有Nikesh Arora (2016下臺) 。
Shojin的誕生,就是致力於將房地產項目發展、金融與IT技術相結合,改變以往投資者與房地產商資訊不對稱的情況。通過FinTech、大數據等技術,提高房地產投資的資訊透明度,從而降低投資於房地產發展項目的門檻,革新房地產投資模式。由於個人投資者投資金額的限制以及房地產投資大額性的特點,個人投資者往往無法參與房地產投資,而Shojin地產平臺通過互聯網科技改變了這一狀況。http://shojin.co.uk
近年來由於科技產業快速發展,物聯網、雲端運算、AI等新科技大幅改變人類生活,也為資本市場帶來全新面貌。這一波新科技擁有強大演化能力,已經不能與2000年網路泡沫同日而語,但這個世紀以來,發展出來的新科技產業,與上一個世紀以前人類的經濟活動出現了不一樣的景象,那就是「產業演化」。
科技產業再進化 傳統產業遭壓縮
資本市場目前一個最大的現象,在於M型化的價格結構,幾乎所有資金都流向資通訊、物聯網等新科技產業,傳統產業則相對未受青睞。這個狀況又與2000年的網路泡沫不太一樣,當時網路股是泡沫,太浮濫了。
經過了17年,
科技產業已經出現了不可同日而語的極大變化。工業革命以後,發展出鋼鐵、水泥、汽車、航運等實體產業,在上一個世紀以前,大多是靠這些實體產業,再加上金
融服務業,來撐起全球經濟。不論是鋼鐵、水泥、造紙、機電、航空運輸、汽車、甚至是銀行、服務業,可以發現,產業持續發展,大概很快就看到天花板,個別產
業只能局限在個別領域,頂多成長一些,卻跨不出某個程度的範圍,傳統產業幾乎都是如此。
最多元化且量最大的傳統產業就是石油、石化業,石油為什麼在上一個世紀扮演這麼重要的角色?除了是主要能源外,由於20世紀化學合成領域的大幅進步,發展出來如PVC、PE(等各式各類的相關石化製品,衍生出不同應用。石化業算是最有演化能力的產業,但目前看來,好像也就是僅止於此,三桶油很難有新的重大突破。
2000年網路泡沫最後雖然破滅了,但是經過10幾年,卻衍生出強大的進化能力。結合上世紀末的資通訊產業、網路、晶片技術能力,以及人類新的創意發明如物聯網,串聯起來後,成為新的演化模式。
十八年來,經歷 Dot.com泡沫、SARS、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等大大小小循環,我們和妳一樣,繳過不少學費。在金融海嘯時期,帳面損失甚至超過千萬。經過這番歷練,我們有自信如果真的找不到工作,光靠研究、投資公開市場股票及投資StartUp,養活自己應該是沒問題。
當時的中心思想是長期價值投資,2014年5月12日亞馬遜(Amazon)連續兩季財報讓市場失望,股價從高點的400元跌落至290元,我們認為是長期持有的絕佳起點,於是推薦朋友們進場。而後亞馬遜業績屢創新高、雲端服務的貢獻也逐漸發酵,到今天股價已經來到1174元。上個星期700又見$360,轉眼又變回$400,道理是一樣。
長期價值投資,換言之就是買進有長期創新成長能力,但短期股價被低估的個股。這樣的情況很少發生,我平均三五年只會找到一、兩個機會。但這樣的機會是年輕人需要的,妳們還有二十、三十年才會退休,因此短期股息收益對妳們而言沒有意義,還在忙著衝刺事業的妳們,反正一世也買不起樓,更需要能代理他們管理資金,把資本投在成長機會的經營團隊。
可惜的是,這樣的投資機會在港股幾乎找不到,因為港股根本性的缺乏成長族群。若以過去五年平均營收年成長30%作為長期成長的門檻,只有一隻騰訊,入場費HK$40000,本金冇咁多轉玩牛熊窩輪?Sorry,輸死妳。30%年均成長率在美國Nasdaq納斯達克掛牌的4100家公司中,有超過260家,比例為6.4%;紐約證交所的4200家中,則有190家,佔比4.4%。
為何年輕人只買牛熊窩輪,我認為關鍵在於港股太少選擇,投資品類太少。這就是我們多年前「一蚊基金」「衣食住行私募」「Ziggie」「Shojin」的理念,仍然冇變。投資,應該是服務所有人。
基金投資組合服務讓資產配置不再只是富人投資專屬,年輕人,新廢青投資1元也能享受到百萬級的專業資產配置服務,成為更適合新廢青的資產配置方式。個人投資能力不足,是年輕人財富焦慮的深層原因,由於缺乏專業投資知識和經驗,個人投資能力不足,在做資產配置時存在很多誤區,收益並不理想。
Ziggie.net的天使投資人注意:你們這兩天會收到Dr. Craig Brod的 Investment
Update,2018年會有80個品牌加入,你們的投資本金已經上升了不少。在 Trump的新税下,天助人助,我們只交15% Capital Gain税。(未完)
http://oldjimpacific.blogspot.my/2017/12/2018-investment-gui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