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ype something and hit enter

Pages

Singapore Investment


On

前幾天到微軟演講,活動開始前跟微軟經理在彩排中閒聊,她問了一句我很久沒想過的事情:「你不上班多久了呢?」

「我離開公司是2009年的事,算算超過7年了。」

想想,好像滿久的。

自從離開上班環境後,我不只一次被問到不用上班的生活是什麼樣子,偶爾遇到提問的人臉上會帶著羨慕的表情。畢竟在現今的大環境裡,「上班」這兩個字多少帶點灰色氣息,若能不上班相對來說好像比較快樂。

不過實際上,真是如此嗎?若現在不用上班了,是否真的會比較快樂?老實說,直到現在,我仍然會懷念在公司跟同事吃下午茶的時光;懷念即將參加尾牙、領到年終獎金的心情;懷念在星期五快下班前,一群人擠在會議室裡,一心想早點把事情敲定的共識;懷念跟著團隊一起完成某項專案,然後去慶功的喜悅。這些都是在我離開上班環境後,很少或無法再接觸到的事。要說上班快樂或不快樂,實在無法從單一方面就來決定。

然而因為房貸,因為生活費帳單,因為要擔心老後,因為主管無能,因為老闆無恥;本來可以快樂的事,此刻做起來多了不少壓力,久了之後就形成一道圍籬,將人鎖在無趣的工作世界裡。

也就是說,不見得是上班工作內容不有趣,而是工作的環境抵消了樂趣,或是看似跟工作相關、卻又沒那麼直接的雜七雜八事情令人厭煩。如果能夠拿掉這些,工作中的樂趣或許會浮現出來。

如同我在《你的夢想就是最棒存錢筒》中寫到這麼一段話:

    想想看如果自己的財富比現在多出兩倍,會想去做什麼事?多十倍的話,又想完成哪些事?不要只想著有錢後就可以離職,搞不好在沒有經濟壓力下,你會從現在這份工作中得到新的樂趣。

畢竟多數人是因為經濟壓力而去上班,如果沒了經濟壓力,工作說不定就變得有趣。

***

話說回來,怎樣才能讓工作擁有更多的樂趣?首先,我覺得要往「有得選擇」的方向去想。這裡的選擇,包含經濟能力(存錢)、工作能力(存能力),還有聽起來好像不切實際,但或許是更重要的:處理心情的能力(練習快樂)。

先談經濟能力,這是我在理財筆記中常提到的。以長期目標「財務自由」來說,某天你不用再靠工作支付生活費時,你就具有選擇繼續做同樣工作或是離開那份工作的能力。此時勞方與資方的絕對關係會淡化掉,雖然資方提供薪水給你,但不見得你需要那個資方給你的那份薪水。

要特別說明的是,不見得一定達到所謂的財務自由了,你才算是有選擇權。當你在存錢、累積不工作以外的收入的同時,你就在累積選擇的能力。

打個比方,如果原本的工作需要3萬元維持生活,若你不在職收入已來到1萬元,接下來你等於只要找一個2萬元的工作就可滿足你的生活。除非你不斷在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不然2萬元的工作可能就是你原本更有興趣、但因為收入不夠的工作。至少,你因為經濟能力而增加工作選擇的能力。

再來談工作能力,這應該不難理解。對我來說,工作能力它不是一條直線的累積,比較像是三度空間的交集;好比飯店從業人員,需要待客之道與即時處理客人問題的能力,但如果你本身再利用時間加強外語能力,就會有待在本土飯店或是去到國際飯店的選擇機會。

因此,在持續加強專業的情況下,充實多元的工作技能,對自己來說都是加分的,而這個分數加得愈多,你的選擇能力也就上升,更有機會去做讓你有成就感、會快樂的工作。

至於心情處理的能力,聽起來可能是三個之中最消極,卻也可能是最有效的一種能力。

每一天,我們都會遇到阻擋自己獲得樂趣的事:煩人的塞車、擾人的豬隊友、無情的主管、同事的陷害……這些都可能瞬間奪走你在工作上如此努力、在生活中如此用心的意義。只不過,終究你選擇用哪種心情面對這些事,還是操之在己。你可以到處埋怨,也可以把它化成動力;你可以帶回家經由運動排解,也可以帶回家牽拖到無關的人身上。

簡言之,你只要能賦予工作不同的意義,練習在原本無趣的工作中找到快樂,你看待它的方式與心情也就不同,甚至因此樂在其中。

如果可以從事有興趣的工作,那當然是很棒的事,你在工作上也自然就會產生樂趣,還同時不用擔心生活費的問題。只是,這畢竟不容易,在能找到喜歡的工作之前,先試著把手上的工作變成有意義的事,才是值得嘗試的方法。這並非要你放棄尋找夢想中的工作,而是在在累積更好的條件、找到更好的工作前,試著在現有的工作中,以更開心的自己去努力;試著從現有的工作裡,找出值得你往前的人生意義。


http://blog.17rich.com/3-thins-for-a-happy-and-fulfilling-career.html?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17rich+%28%E5%AF%8C%E6%9C%8B%E5%8F%8B%E7%90%86%E8%B2%A1%E7%AD%86%E8%A8%98%29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