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ype something and hit enter

Pages

Singapore Investment


On



作者:撲克投資家   |   2016 / 12 / 08

1970年代,對全世界的金融家和企業家來說都是充滿危機和挑戰的十年。美國在越南戰場難以自拔,中東戰爭導致了石油禁運和產量不穩定,石油輸出國組織登上歷史舞台,拉美國家出現貨幣危機,而且蘇聯在軍事上採取咄咄逼人的態勢,這些都加劇了宏觀經濟的不穩定性。美國和歐洲經濟出現了“停滯性通貨膨脹”時期,其標誌是石油、黃金、白銀等“保值商品”的價格飛漲。

在商品市場大牛市的背景下,許多交易商和銀行家把大筆資本投入了商品期貨和現貨投機,期貨價格反過來影響了現貨。其中,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石油大王亨特家族的冒險奇遇。與亨特家族相比,華爾街和芝加哥交易所的那些交易商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在黃金和白銀產量大大提高,國際市場流動性很強的1970年代,亨特家族居然憑藉其強大的財力和關係,幾乎壟斷了白銀市場,並促使銀價飛漲。如果不是美國政府決定干預,亨特家族將榨乾全世界的空頭交易商,成為貴金屬交易市場的傳奇人物。

然而,傳奇畢竟終結了。在美國政府、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和世界各國交易商的一致打擊下,亨特家族損失慘重,甚至被迫放棄一部分石油產業以換取對手的寬恕。石油大王投機白銀的失敗,也被許多期貨教科書用作經典案例。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這場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貴金屬投機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並嘗試從中吸取有用的經驗和教訓。
白銀的歷史

與貴金屬家族中的大哥——黃金相比,白銀的地位是不穩定的。黃金被公認為最早最普遍的一般等價物,並被視為貨幣的始祖,正如馬克思的名言:“黃金的本質不是貨幣,但任何貨幣的本質都是黃金”。其實白銀也具備類似的特性,但它的價值相對黃金過低,物理和化學的穩定性又不如黃金,所以經常屈居不太受重視的位置。經濟史學家認為,古代波斯帝國、秦漢帝國和羅馬帝國採用的都是金本位;中世紀的威尼斯共和國鑄造了標準黃金硬幣,並為未來600年歐洲的金本位制度確立了標準;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國和阿茲特克帝國之後,獲取大量黃金和白銀,為歐洲的金本位提供了良好的保證。

但是,古代和近代的金、銀本位和現代的金、銀本位存在本質區別,即使是以金幣為基礎貨幣的歐洲國家,也會發行銀幣或銅幣。當時的人並沒有太多的本位或雙本位概念,東亞地區的局面則不一樣。白銀在官方和民間交易中都佔據上風,可以認為實施了銀本位或“銀銅雙本位”,以至於明清時期中國和日本的銀價都明顯貴於世界市場(詳細情況可以寫一本很厚的書,此處就不加贅述)。

18-19世紀,銀本位成為了美國和英國的爭議話題。實際上,真正的銀本位在歐美各國都沒有長期實行,實行最多的是所謂“金銀雙本位”。1785年,美國宣稱實行基於西班牙銀幣的銀本位制度,可是這個銀本位制度實際由黃金和白銀共同支撐,而且白銀價格的不穩定使美國經濟多次遭到打擊。19世紀前期,英國發現自己無法維持銀本位(實際也是金銀雙本位),不得不於1844年宣布採取金本位。銀本位無法維持有許多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與中國的貿易——在19世紀中葉之前,中國在與西方的貿易中擁有巨額順差(與英國的鴉片貿易除外),而中國採取白銀結算,於是歐美的白銀大量流入中國。即便是在中國已經不再擁有巨額順差的情況下,與中國的貿易也導致了白銀流量的不穩定。黃金完全取代白銀作為唯一本位貨幣經歷了複雜的歷程,原因很多,難以給出準確的答案。

進入20世紀,國際金本位制建立之後,屢經顛簸,而白銀似乎成了被遺忘的角落。隨著黃金在國際儲備和貿易中的地位日益增加,白銀的價格也日益滑落。1910年,每盎司黃金的價格是每盎司白銀價格的38倍左右,到了1930年則提升到近63倍,1940年提升到近100倍!也就是說,在1910年選擇持有白銀作為儲備工具的人,在30年後的財富將只有選擇黃金為儲備工具的人的30%。

1960年代以後,形勢明顯有所改觀,因為金本位顯然難以維持,貨幣自由浮動只是時間問題。通貨膨脹的陰影日益明顯,由於美國政府禁止個人持有黃金,希望購買貴金屬保值的投資者只能選擇白銀,這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黃金價格。到了1970年,黃金與白銀的比價降低到了23倍,這是20世紀以來的最底點。一年多以後,尼克松總統宣布放棄金本位,對美元實施一次性貶值,並允許匯率自由浮動。此後,黃金和白銀的價格終於可以按照市場規律波動。
初登舞台

亨特家族在1980年之前,一度名列世界最富有家族之列;今天它的地位有所衰退,但仍然不可小視。這一家族的創始人HL亨特於1889年出生在伊利諾州農村,是家裡最小的孩子。他的父母經營農場,家境比較富裕,但他從小就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1912年,23歲的亨特開始在阿肯色州經營棉花種植園;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農產品價格上漲,亨特因此賺到了第一桶金。

HL亨特真正成為巨富開始於石油產業。1950年,他組建了亨特石油公司,他本人和家族財產基金會擁有其100%的股份。他堅持完全家族化的經營模式,決不對外發行股票,並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家族成員管理企業。HL亨特有14個孩子,其中就有後來在期貨市場上呼風喚雨的金融巨鱷尼爾森-亨特和威廉-亨特。

1957年,《財富》雜誌估計HL亨特擁有4億到7億美元的財富,是當時美國最富有的8個人之一。第二代亨特家族成員並沒有坐享其成,而是到處尋找新的投資機會:尼爾森-亨特致力於開發利比亞油田,不過後來利比亞政局動盪導致油田被沒收,潛在投資損失可能高達40億美元;卡羅琳-亨特開設了酒店和旅館集團,自己擔任董事長;拉馬-亨特參與組建北美橄欖球聯盟和北美英式足球聯盟,並將一年一度的橄欖球總決賽命名為“超級碗(Super Bowl)” ;斯萬尼-亨特則曾經擔任美國駐奧地利大使,並在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任教。或許能說亨特家族對美國政治經濟的影響力滲入了多數人的生活。

關於亨特家族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插曲——大家都記得著名的電視劇《神探亨特》,它正好在亨特家族勢力最強大的時候拍攝。為了應對外界質疑,該電視劇的拍攝者不得不一再宣稱亨特家族沒有參與電視劇製作,不過,許多陰謀論者至今仍不相信。

作為亨特家族企業的創始人,HL亨特於1974年去世,他被稱為美國石油界的傳奇人物。可是,亨特家族震驚世界的歷史才剛剛開始。尼爾森-亨特和威廉-亨特作為亨特家族的活躍分子,於1970年代後期開始涉足期貨市場。他們很快發現,在期貨市場上投機賺錢比老老實實開採石油或開設酒店賺錢要容易的多,不過風險也大的多。於是,他們開始不斷增加籌碼,藐視法律和規則,並引起一連串驚天醜聞。這些醜聞使亨特家族最後付出了沉重代價。

尼爾森-亨特出生於1926年,他的前半生充滿各種冒險。作為老HL亨特最有商業頭腦的兒子之一,他擔任“亨特鑽探與採礦公司”的董事長,該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在世界各地開採新的石油資源,其中包括在利比亞和英國北海的利潤豐厚的新油田。所以,尼爾森不僅從父親手中獲得大量遺產,還自己賺取了許多“新錢”。

除了開採石油之外,尼爾森-亨特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飼養賽馬上。從1955年開始,他買下了自己的第一批良種馬,並予以悉心照料,培育他們參加美國和歐洲的良種馬比賽。良種馬比賽是上流社會的一項經典運動,如果你的馬一直在比賽中獲勝,理論上能獲得不少盈利——但是。和大部分養馬者一樣,尼爾森-亨特參加賽馬純粹是為了愛好而非金錢。在最巔峰時期,他在歐洲和美國的馬場擁有8000匹良種馬,其中他親自飼養和騎乘參加過比賽的傳奇賽馬不在少數。1973年和1974年,尼爾森的賽馬兩次贏得英國平地賽馬冠軍稱號,在此之前獲得冠軍的賽馬幾乎都屬於歐美的名流巨富,其中包括羅斯柴爾德家族、德比伯爵、梅隆家族和伊麗莎白二世女王。1976年,尼爾森的賽馬又贏得了英國德比大賽的冠軍,這個頭銜相當於足球界的世界杯冠軍或籃球界的NBA總冠軍。

在多次捧得桂冠之後,美國國家良種馬競賽協會稱尼爾森為“傳奇養馬者”。在整個1970年代,尼爾森-亨特的養馬活動是全世界規模最大,而且培育出了數量最多的名馬。賽馬場上的成功可能給了尼爾森太多激情,導致他將激情投向另一個偉大的賭博事業——期貨交易。不同的是,賽馬在西方被視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期貨交易卻一直被視為投機商人和違法份子的遊戲;直到今天,許多人仍然主張限制或取締期貨投機。但是,期貨可以以很低的成本,帶來很大的盈利機會,這起源於期貨市場的巨大波動性和很低的交易保證金。作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巨富家族成員,尼爾森當然有信心控制期貨交易,並打敗一切對手。

1970年代初,雄心勃勃的尼爾森-亨特在石油事業上遭受一大打擊——利比亞的油田被政府實施了國有化。亨特家族認為,這個油田可以產生40億美元以上的投資回報,這在當時簡直是天文數字。此後,中東形勢不穩定和美國經濟的不景氣,致使石油價格出現潛在的不穩定性。如果在今天,亨特家族本來可以通過石油期貨賺錢,因為原油早已成為交易金額最大的商品期貨。但是在1970年代中期,原油期貨還沒有誕生,汽油期貨還在討論之中。當時交易最活躍的期貨大部分都是農產品,例如小麥、大豆、玉米、雞蛋甚至洋蔥。金融期貨剛被引進芝加哥交易所,唯一的貴金屬期貨是白銀。而且,當時美國對期貨交易的管理非常混亂。

期貨交易中出現的大規模投機,其規模和影響甚至遠超過股票投機。例如,1950年代的投機醜聞發生於一種非常無足輕重的農產品——洋蔥。從1952年到1955年,在幾個大洋蔥種植商的囤積之下,洋蔥期貨合約價格先是翻了一倍多,然後又跌到最高價的1/30,真是駭人聽聞。為了緩和民眾的不安情緒,美國國會只好立法禁止洋蔥期貨交易,創下了美國金融史上的一大黑色幽默。1960年代,又爆發“植物油醜聞”,一個植物油出口商大量買進植物油期貨,並偽造貿易信用證的投機行為差點導緻美國運通銀行倒閉,美國植物油價格也隨之波動不止。要命的是,以上涉入投機的商人都逃脫了法律的懲罰,最嚴重的不過坐牢幾年。這無疑給了其他投機商人很大鼓勵,其中就包括蠢蠢欲動的尼爾森-亨特。

尼爾森-亨特擁有巨額財富,足以控制許多交易量巨大的期貨合約。雖然石油期貨尚未問世,但尼爾森已經在農產品期貨中找到了目標,那就是大豆。
小試牛刀

大豆在1970年代早期,是美國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不但廣泛用於飼料和食用油生產,還走上了美國人的餐桌。1973年夏天,對大豆的高漲需求甚至使大豆現貨斷貨,政府被迫暫停大豆出口——對於一種並非主食的農產品來說,這樣的待遇是非常罕見的。政府和公司中的每一個人都在談論大豆。既然這種商品如此受歡迎,而且又如此短缺,豈不正是絕好的攻擊對象嗎?

於是,尼爾森-亨特開始運用整個家族的力量,進行大豆投機。很快,他將與美國政府初次交鋒,而這次交鋒不過是1980年白銀危機的一次預演而已。

美國自19世紀以來,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產國之一。1974年,美國大豆產量超過12億蒲式耳(bushel),按照當時的市場價格,這些大豆可以換來80億美元的現金。1977年,美國大豆產量再創新高,達到17.67億蒲式耳,市場價格雖略有下降,但總價值仍然高達100億美元左右。如此龐大的產量,如此巨大的價值,難道真有誰能壟斷大豆市場、操縱價格嗎?

芝加哥交易委員會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期貨交易所,許多知名的“強盜交易商”都在它的交易池中進行投機,其中最知名的投機手段就是“囤積居奇”和“賣空襲擊”。所謂囤積居奇,就是大量囤積現貨,同時買進期貨合約,使期貨的空頭無法找到足夠的現貨來交割,從而不得不認賠出場,承受巨額損失;所謂賣空襲擊,就是以巨大的財力賣出大量期貨合約,使期貨價格不斷下跌,使期貨的多頭無法承受損失,被迫認賠出場。“囤積居奇”是用來打擊空頭的手段,“賣空襲擊”則用來打擊多頭。無論哪一種手段,都試圖在短期內製造巨大的價格波動,使一種商品的期貨價格與內在價值出現嚴重背離,以牟取暴利。

然而,以上投機手段不僅會影響期貨價格,也會影響現貨價格。尤其是“囤積居奇”,交易商要同時購買期貨和現貨,這可能造成現貨緊缺,對宏觀經濟造成嚴重不利影響。此外,像大豆這樣產量很高的農產品,在歷史上被認為是不可能囤積居奇的——整個美國有數萬個農場和數千個倉庫都貯存大豆,交易商要花多少時間精力才能壟斷大豆交易?而且大豆對國計民生實在太重要了,美國政府幾乎不可能不干預(中國政府不是連一碗蘭州拉麵的價格都要干預嗎?)。

尼爾森-亨特和他的弟弟威廉-亨特以不信邪的態度開始了大豆投機。他們的手段很簡單—只買進期貨,不買進現貨。也就是說,囤積居奇僅限於紙上的期貨合約,並不直接影響市場上消費的大豆。這樣的囤積成本很低,亨特家族既不用到處收購大豆,也毋需租用倉庫存放大豆,需要的僅僅是在芝加哥交易委員會的交易池裡不停發出買進指令就可以了。但是,這樣的囤積也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大豆其實並沒有出現短缺,如果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差距過大,空頭可以從現貨市場上買進大豆,然後與亨特家族交割。到那個時候,亨特家族收到的將不是現金利潤,而是堆積如山的大豆。

為了防止單個交易商壟斷市場,芝加哥交易委員會規定每個交易商擁有的期貨合約不得高於300萬蒲式耳,或者全部合約的5%。這樣小的數量顯然不足以操縱價格。於是,尼爾森-亨特發動整個家族的力量,以家族成員的名義設立了許多交易帳戶,開足馬力買進大豆期貨合約。不到一年,由亨特家族控制的大豆期貨已經達到2400萬蒲式耳,佔當時所有大豆期貨合約數量的40%!

尼爾森-亨特的投機活動招來了許多跟風者,大家都知道大豆正受操縱,紛紛加入交易,試圖從波動中牟利。1977年,大豆期貨的交易量居然佔據芝加哥交易委員會總交易量的50%!大豆期貨價格從一年前的5.15美元上漲到高峰時期的10.30美元,整整翻了一倍。雖然亨特家族沒有囤積大豆現貨,卻通過操縱市場心理的方式,製造了“大豆正在漲價”的假象,間接導致大豆現貨漲價。芝加哥交易委員會和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忍無可忍,決定對他們提起訴訟。

亨特家族聲稱,他們所有大豆期貨交易決策都是單獨做出的,並不存在家族合謀的問題。此外,亨特家族不僅擁有大豆多頭部位,還持有少量大豆空頭,所以亨特家族購買大豆期貨的主要目的是保值,而不是投機。最後,尼爾森-亨特指責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說他們見不得亨特家族取得巨額利潤,於是打算強迫亨特家族把利潤吐出來,這是徹頭徹尾的勒索。

在口水仗和法律官司進行的時候,亨特家族已經不聲不響地賣出所有大豆期貨。按照大豆期貨的升值幅度計算,亨特家族的盈利可能超過1億美元,相當於一個大型煉油廠幾年的利潤。美國商品期貨委員會聲稱亨特家族違反了管理條例,並且操縱了市場,但是拿不出任何過硬的證據。最後,法庭宣布無法對亨特家族實施任何懲罰。美國期貨監管部門的名譽就此掃地。
豪賭的開始

在大豆市場的成功使尼爾森-亨特洋洋得意。與此同時他還進行另一種商品的交易,這種商品比大豆貴重的多——那就是白銀。在大豆期貨獲利了結之後,亨特家族更可以把大部分精力用於對白銀現貨和期貨的炒作,而且他們這次還找到了可靠的戰略投資者,作為其壟斷國際白銀市場的盟友。實際上,在大豆期貨官司結束的1977年9月,亨特家族已經完成了巨額的白銀囤積,而且白銀價格早在1976年就出現大漲。

現在,亨特家族已經看到美國監管部門的軟弱無力,打算在白銀期貨市場上再玩一把豪賭。這次,他們還有獲勝的希望嗎?

1970年代初期,白銀價格大致在2美元每盎司左右徘徊——這個數字看起來雖然很低,但已經從最低點上升了80%左右,主要是因為美國財政部放寬了對白銀的管制。與此同時,黃金的價格也很低,與白銀的比價只有23倍左右,這說明整個貴金屬市場都在低點。

貴金屬低迷可能有許多原因,例如世界各國政府都限制個人持有黃金、通貨膨脹形勢溫和、股市和債市在1950-60年代表現良好,等等。最大的原因是當時的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都沒有把貴金屬當成一種真正的投資品。期貨交易所的交易商可能在白銀上進行投機,但不會長期持有;至於黃金更是被排除在大部分投資者的選擇之外。投資者們沒有意識到,黃金和白銀擁有很強的保值能力,並且與股票、債券市場的相關性很低,可以作為投資組合的一個有益補充。他們不知道,一個通貨膨脹嚴重、商品價格不斷上漲的時代就要到來,黃金和白銀注定要在這個時代裡大放異彩。

1973年,尼爾森-亨特開始在中東購買白銀現貨,同時在紐約和芝加哥的期貨市場上買進白銀期貨。這一決策非常富有戰略眼光,亨特家族搶到了白銀價格上漲前最後的平靜時刻,在谷底建立了大量倉位。1973年12月,亨特家族已經購買了價值2000萬美元的白銀現貨,並以每盎司2.9美元的成本購買了3500萬盎司的白銀期貨,這使他們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白銀持有人之一。

市場上的白銀很快出現了嚴重短缺——在過去幾十年中,許多銀礦已經因為無利可圖而關閉了,人們對開採新銀礦的熱情也不高。用一句經濟學術語,白銀這種商品存在較小的“供給彈性”,在價格陡然上升的時候,白銀生產商無法立即擴大產量,結果導致價格進一步攀升。許多交易商跟在亨特兄弟的屁股後面衝進了白銀期貨市場,在僅僅兩個月之內,就把白銀價格提高到每盎司6.7美元,漲幅接近130%!

可是亨特家族並不是市場上唯一控制白銀的人。“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墨西哥政府當時也囤積著5000萬盎司的白銀,而且成本價在2美元以下,遠遠低於亨特家族的購買價。看到白銀價格扶搖直上,墨西哥政府急忙獲利了結。5000萬盎司的巨大拋盤立即摧毀了市場,銀價又跌落到每盎司4美元左右。亨特家族雖然沒有虧本,但帳面利潤已經大大減少。

亨特家族終於意識到,要控制白銀這種重要的貴金屬,只憑一個家族的力量是不夠的,還要藉助外來的戰略投資者。這個世界上,有誰既擁有大筆財富,又有興趣投資白銀呢?尼爾森-亨特把目光轉向中東,那裡有亨特家族的石油生意,也有非常龐大的關係網。沙特王室已經因為石油美元而富裕了起來,亨特家族正好和沙特王子們的關係很好,而這些王子們又控制著沙特最大的銀行——國家商業銀行。於是,亨特家族向沙特政府和王室吹噓白銀的投資價值和自己操縱市場的能力,不僅吸引沙特王室大舉投資,還吸引沙特國家貨幣局的大量外匯投資。對比一下今天中國將外匯投資用於“黑石”這樣的私人股權公司,歷史真是有驚人的相似性。

1974年,美國政府終於批准黃金期貨交易,黃金價格迅速飛漲,不過白銀價格漲幅並不大。直到1976年夏天,白銀價格仍然只有4.3美元左右。亨特家族很有耐心,大量吸入現貨和期貨籌碼,同時做足了偽裝,自稱購買白銀是為了進行國際貿易,因為白銀的價值比紙幣更穩定。亨特家族的客戶也買進了大量白銀,這使得美國監管部門很難搞清楚亨特家族究竟控制多少白銀。而且,尼爾森-亨特這次學聰明了,主要在現貨市場向白銀生產商和經紀商直接購買,而不是在期貨交易所中購買期貨合約,這樣美國政府就更抓不到把柄。

隨著時光流逝,亨特家族囤積的白銀達到了驚人的數字,買進的規模也越來越大。1970年代末期,尼爾森-亨特直接控制的白銀現貨可能達到幾億盎司,足以讓任何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顫抖!與此同時,全球通貨膨脹和政治局勢的不穩定已經持續了幾年,黃金的價格飛漲到每盎司500美元,而白銀的價格漲幅較小,只漲到11美元左右。如果白銀的漲幅和黃金一樣,那麼1979年的白銀價格應該超過20美元,到那個時候,亨特家族必將再次震驚世界,把其他交易商的錢都賺到自己手中——尼爾森-亨特被這種激動人心的前景搞的飄飄然了。過去六年多囤積白銀的努力,不就是為了這個收穫的時刻嗎?
總攻!

1979年夏天,尼爾森-亨特終於發動總攻。他要給緩慢上升的白銀價格推上最後一把,使它像黃金一樣發生井噴行情。商品期貨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慘劇之一,終於正式拉開帷幕。

1979年夏天,亨特家族與全世界白銀交易商的決鬥開始了。尼爾森-亨特通過其控制的“國際金屬投資公司”,向紐約和芝加哥的期貨交易所下達了累計4000萬盎司的買入指令。“國際金屬投資公司”實際上只有兩組股東,第一組是亨特家族,第二組是沙特的王子和巨富。如果你不能理解這個投資公司的性質,可以想想“黑石”的股權結構——一個貪婪的董事會加上一個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外匯投資者,這就是當年“國際金屬投資公司”的套路。

尼爾森-亨特及其弟弟威廉-亨特通過許多華爾街經紀人完成購買指令,其中包括希爾森、貝奇等大型投資銀行。人們發現市場上出現巨額買盤,銀價很快從6美元上升到11美元,可是大家都不知道究竟是誰在買入。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調查了交易記錄,發現大部分買單來自“國際金屬投資公司”,這家公司在百慕達群島註冊。經過更嚴密的調查,亨特家族的狐狸尾巴終於露了出來。很快,紐約和芝加哥的每一個交易商都知道亨特家族是“國際金屬投資公司”的後台老闆,這個家族可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

有趣的是,當亨特家族正在操縱白銀的消息傳開之後,白銀價格反而繼續飛漲,許多小投機者湧進市場。原因很簡單,既然亨特家族在為白銀“做莊”,那麼小投機者當然應該選擇“跟莊”,這樣雖然危險,卻有機會大賺一筆。隨著投機者的不斷湧入,白銀的價格日趨瘋狂—— 從11美元上漲到20美元,然後30美元,到了1979年年底突破40美元!黃金和白銀的比價下跌到12倍左右,創下歷史新低。期貨市場已經完全失去了對白銀的控制。究竟漲到什麼時候才是盡頭?

芝加哥和紐約的大型期貨交易商對亨特家族的壟斷行為感到十分擔心。1979年年底,亨特家族操縱了紐約商品交易所53%的白銀期貨合約和芝加哥交易委員會69%的白銀期貨合約,總共掌握1.2億盎司的現貨和5000萬盎司的期貨——這還不包括那些沙特阿拉伯投資者以個人名義持有的白銀。當時全球白銀交易量也不過每年2000萬盎司左右,亨特家族已經切斷了白銀流通的管道!芝加哥交易委員會最大的穀物交易商說了一句十分經典的話:“我們寧願讓白銀市場倒閉,也不願意看到它被壟斷。”看樣子,亨特家族已經觸犯了眾怒,美國本土的大交易商已經站到了他們的對立面。

全世界的白銀生產廠商為此興奮不已,他們迅速開啟尋找新銀礦的計劃,許多早已關閉的銀礦又重新開採。美國和歐洲的普通居民也對銀價上漲感到驚喜不已,翻箱倒櫃找出祖傳的銀質茶器和裝飾品,凡是有白銀作為原材料的器物,都送去熔煉,製成標準銀塊到市場上賣出。於是,市場上的白銀供給增加了,亨特家族壟斷白銀價格的努力受到了挑戰。雖然尼爾森-亨特竭力不斷買進,但他已經有點力不從心——無論亨特家族的財富多麼巨大,要與全世界為敵還是有些不自量力。

況且,亨特家族最大的敵人-美國政府還沒有出手。美國政府掌握大量的白銀,其中包括用做聯邦儲備的銀塊以及早年發行之後收回的銀幣,總數可能有幾千萬盎司。世界各國的中央銀行也持有大量白銀儲備,雖然任何一個中央銀行掌握的白銀都不可能超過亨特家族,但是只要它們聯合對市場進行干預,亨特家族必將死無葬身之地。

到了1980年1月,亨特家族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戰果—— 白銀價格上漲到48美元,並且持續向50美元攀升;那些與亨特家族為敵的空頭交易商大多已經認賠出場,再也沒有人敢大規模賣空。可是亨特家族也感到壓力沉重,因為白銀的價格太高了,亨特家族掌握的資本已經很難繼續拉升價格。為了維持對白銀市場的壟斷,尼爾森-亨特被迫向美國幾家大銀行高息借貸,平均利息高達19%。華爾街的幾家投資銀行也大量貸款給亨特家族,使他們能繼續操縱市場的遊戲。

根據美國商品交易委員會的調查,在1979年冬天,亨特家族掌握的白銀期貨合約總價值已經高達30億美元;到了1980年1月,其總價值可能超過50億美元!亨特家族在1979年底到1980年初的2個多月之內,向美國各大銀行貸款數千萬美元,從華爾街經紀人那裡貸款2億多美元,幾乎成為美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借款人。他們每月僅僅支付利息就要花費幾百萬美元,操縱白銀已經成為一場燒錢的遊戲,甚至比戰爭還燒錢。

有人或許會問:為什麼亨特家族不及時住手呢?他們為什麼不在白銀漲價過程中逐漸賣掉存貨,最後在價格高點退出市場呢?經驗豐富的莊家難道不應該控制風險嗎?說實話,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亨特家族要如此瘋狂地玩下去,即使在白銀價格上漲四倍到八倍之後仍然繼續玩下去。全世界都已經不想陪他們玩了,可他們還是繼續,即使窮盡所有地貸款也要繼續。這恐怕已經不能用“利令智昏”來形容了,我覺得他們可能已經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了。

1980年1月21日,白銀漲到了它的歷史最高價:每盎司50.35美元。在短短12個月裡,銀價上漲了8倍;從10年前算起,銀價上漲了25倍。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一種商品擁有如此漫長、如此駭人聽聞的大牛市!

亨特家族和他們的沙烏地阿拉伯投資者現在成了市場上唯一的大買家。雖然花費了數億美元的自有資本,並且舉債超過2億美元,可是亨特家族仍然無法完全控制白銀。而且,亨特家族的投機週期過長,19世紀到20世紀初的期貨投機商一般會在幾個月之內獲利了結,亨特家族卻花費了10年時間來囤積白銀,即使從1979年夏天算起,總攻時間也超過了半年。當大家逐漸冷靜,莊家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為了制止操縱行為,紐約商品交易所規定任何客戶持有的白銀期貨合約淨部位不得超過500份(一份合約代表5000盎司);尼爾森-亨特對此規定嗤之以鼻,他一次就從市場上買進1200份合約,分別記錄在亨特家族成員和沙烏地王子們的帳戶上。1980年1月,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估計亨特家族直接和間接持有的白銀超過2億盎司,這相當於芝加哥交易委員會全部合約(注意!不是白銀合約,而是全部商品合約)市值的70 %,或者紐約商品交易所全部合約市值的50%。如果再不採取行動,亨特家族肯定會把所有期貨交易商都帶進地獄。

首先行動的是芝加哥交易委員會,他們重新審查了白銀期貨合約條款,認為造成目前投機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保證金過低。當時一份白銀合約代表5000盎司白銀,客戶在購買一張合約的時候只需要支付1000美元的保證金。

在銀價只有每盎司2美元的時候,1000美元的保證金相當於一份合約價值的10%,看樣子是比較安全的;但是當銀價上漲到每盎司50美元的時候,1000美元的保證金只相當於一份合約價值的0.4%,顯然是太低了!

經過嚴肅討論,芝加哥交易委員會決定將白銀合約保證金由1000美元提高到6000美元,這意味著亨特家族必須補充大量的資本。雖然亨特家族在白銀市場上已經巨額盈利,但那畢竟只是帳面盈利,而不是現金,所以他們不得不通過借貸的方式補充保證金。屋漏偏逢連夜雨,剛上任的美國聯準會主席沃爾克(格林斯潘的前任)為了遏制通貨膨脹,決定大幅緊縮銀根,提高貸款難度。亨特家族早已背負數億美元的巨額債務,現在要想繼續借貸,可以說是難上加難。從1980年1月開始的僅僅兩個月之內,亨特家族又從銀行家那裡借進8000萬美元,相當於同期美國全國新增貸款的10%!
Too big to Fail

明眼人都看的出來,亨特家族已經左支右絀,瀕臨失敗邊緣。但是,華爾街的經紀商們卻慌了手腳,因為如果白銀價格崩盤,亨特家族肯定會破產,而他們事先墊付的保證金遠遠無法抵消可能產生的損失,最後大部分損失將由經紀商承擔。僅僅貝奇公司(現在已經被保德信金融集團收購)一家,就以保證金和借款的方式,向亨特家族提供了2億多美元。如果這2億多美元無法收回,貝奇公司將立即陷入破產的噩運。另一家大經紀商——希爾森公司也感到十分害怕,甚至請求亨特家族把白銀期貨帳戶轉移到別的公司去,因為希爾森已經無法承擔如此巨大的風險。

亨特家族的沙特阿拉伯背景也成為美國政府調查的重點。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懷疑沙特政府通過亨特家族控制白銀,於是決定加強對外國投資者的管理。亨特家族則大聲喊冤,聲稱自己沒有做任何非法的事情,美國政府只是見不得聰明人賺錢而已。

看到亨特家族軟硬不吃、堅持做莊,紐約商品交易所終於失去耐心。在白銀價格達到50美元後不久,紐約商品交易所頒布了一條臨時規定:從即日起,禁止建立新的白銀期貨合約,只允許舊合約的平倉。這意味著亨特家族再也無法從期貨市場上買進任何白銀,而且白銀期貨合約的總數只會不斷減少,誰都無法通過大量買入或賣出來操縱價格。這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亨特家族崩潰了。

1980年3月25日,白銀價格出現大幅度下跌,按照規定,亨特家族應該補繳大量的保證金。貝奇公司的高層主管打電話給尼爾森-亨特,要求他立即補繳保證金,並歸還1.35億美元的借款,否則將強行賣掉亨特家族的白銀期貨——這意味著華爾街已經拋棄了亨特家族。現在,擺在尼爾森-亨特面前的道路只剩下一條——出賣家族產業(尤其是利潤豐厚的油田)以籌集資金,歸還欠款。於是,尼爾森-亨特到處聯繫銀行家,希望以家族產業為擔保獲得抵押貸款。

可惜,這一最後的努力還是失敗了,因為華爾街等不了這麼久。3月27日星期四,貝奇公司開始在市場上強行出售亨特家族的白銀期貨。其他華爾街經紀商紛紛跟進。白銀價格崩潰了,亨特家族也崩潰了。

1980年3月27日在期貨界被稱為“白銀星期四”。貝奇公司拋棄亨特家族之後,其他經紀商也紛紛強行拋出亨特家族的白銀部位。到這一天結束之前,亨特家族已經有850萬盎司白銀被迫出售,然而要彌補虧空卻還是遠遠不夠的。道理很簡單,亨特家族的大部分財產都被投入了白銀,越是拋出,白銀價格就越低,由此導致債務負擔更重,形成了惡性循環。僅僅幾天前還在高位運行的白銀期貨,在3月27日日中居然跌到10美元的低點,而在交易結束前又回升到15美元。

事實證明,3月27日交易結束前的反彈救了貝奇公司等華爾街經紀商,他們趁著反彈,拋出一大批白銀合約,從而有效控制了損失。然而,除了欠經紀人保證金之外,亨特家族還向銀行和金屬交易商累計借貸8億到10億美元,現在尼爾森-亨特就算是砸鍋賣鐵也湊不出這麼多錢。通過賣出手中的原油、汽油等存貨,亨特家族總算湊了一筆錢;加上在市場上被拋出的白銀期貨,總價值大約是4億美元,但仍然無法清償借款。

亨特家族接下來的遭遇驗證了馬克-吐溫的名言:“如果你欠銀行1美元,那麼,你將有麻煩;如果你欠銀行100萬美元,那麼銀行將有麻煩。”即便亨特家族把整個家族產業賣掉都不可能立即還清債務,由此將導致一系列銀行破產,美國經濟也將受到嚴重打擊。形勢嚴峻,美聯儲和美國政府不得不緊急介入,但是這次的任務不再是打擊亨特家族,而是挽救亨特家族,從而挽救搖搖欲墜的美國銀行界。

美聯儲和美國主要商業銀行決定與亨特家族談判,以緩和市場的恐慌情緒。談判過程中,華爾街股市表現穩定,白銀價格在跌到10.82美元一盎司之後也暫時止跌回穩,事態總算沒有進一步惡化。

尼爾森-亨特接下來的表現完全可以用“恬不知恥”形容:他和弟弟威廉-亨特飛到華盛頓,會晤了美國財政部的高官,請求財政部和美聯儲帶頭,向亨特家族提供巨額長期貸款。尼爾森-亨特暗示說,如果美國政府不出面挽救亨特家族,那麼,亨特家族將拋售手頭剩餘的6300萬盎司白銀,徹底摧毀市場信心,並把各大銀行一起拉下水。美國參議院和眾議院都對白銀危機展開了調查,尼爾森-亨特對議員們表示,亨特家族只是做了一筆錯誤的投資,並且受到政府的過度干預,所以亨特家族其實是白銀危機最大的受害者。這番顛倒黑白的證詞居然獲得許多議員的同情。

最後,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決定與亨特家族妥協。沃爾克說服美國各大銀行組成集團,向亨特家族提供價值11億美元的長期貸款。作為代價,亨特家族拱手讓出了許多油田和煉油廠的股權,並且把亨特家族最成功的企業——普拉斯德石油公司抵押給銀行集團。沃爾克允許亨特家族在財務狀況好轉之後贖回普拉斯德石油公司,但警告他們在此前不得再進行任何期貨投機活動。

妥協剛剛達成,尼爾森-亨特的一名高級僱員又向國會舉報亨特家族有“更大的陰謀”,包括遊說伊朗國王購買白銀,控制全世界的白銀供給等等。尼爾森-亨特大發雷霆,聲稱這名僱員說的全是假的。無論如何,由於證據不足,國會和美國司法部最後沒有對亨特家族採取任何法律措施。本來想發一筆超級橫財的無賴,轉眼間成了可憐巴巴的“受害者”,而只要政府和中央銀行控制著隨意印刷鈔票的權力,他最終一定會會選擇去救援這一個或者數個無賴⋯⋯因為,他們總是擔心,如果他們拒絕了無賴的要求,或者他們任由這些無賴自生自滅,他們自己精心構建的“金融體系”會承受不住而倒下,他們更擔心的是,他們構建在“點紙成金術”之上的那個海市蜃樓,會因為金融體系的坍塌而崩潰!1980年,美聯儲和美國政府這樣做了,2008年,我們只不過再一次見識。所以,在這個世界上,做無賴,你也必須得做得足夠大!
後記

轟轟烈烈的白銀危機到此就宣告結束了。亨特家族實際上已經崩潰,只是以“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態度獲得了美國政府的幫助,延緩了自己的瓦解。1981年以後,隨著白銀產量的擴大,白銀期貨和現貨價格不斷下跌,亨特家族手中剩餘的幾千萬盎司白銀大幅度貶值,財政狀況更加惡劣。尼爾森-亨特和弟弟威廉-亨特被迫於1987年申請破產保護,並且賣掉了他的所有賽馬。作為石油巨頭和賽馬王子的尼爾森-亨特從新聞中消失了,變成了一個破產的前富豪。他帶著10億美元來到華爾街和芝加哥,最後變得一文不名。

亨特家族抵押和出售的大部分石油產業都沒有贖回,所以這個家族的大部分影響力都喪失了。當然,亨特石油公司本部和酒店事業、橄欖球事業仍然保存了下來,由亨特家族的其他成員掌管。現在,這個家族已經不再是商業界舉足輕重的角色了。

1979-1980年的白銀危機是商品市場最後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操縱事件。在短短12個月裡,銀價上漲了8倍,要知道,銀是多麼大宗的商品啊——可以肯定的說,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一種大宗商品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裡擁有如此駭人聽聞的漲幅!亨特兄弟花費了10年來囤積白銀,花費了半年時間來進行總攻 ——這種對投機的執著精神和耐心程度,值得每一個後來的投機分子學習、深刻領會⋯⋯問題是,這樣瘋狂的玩法,等於是要把所有期貨交易商都帶進地獄,這注定他們是無法成功的。

囤積居奇從此成為了歷史名詞,監管者對期貨市場的控制更加嚴厲,企圖將操縱市場的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此後,金融衍生品取代了商品期貨,成為操縱、投機和醜聞的最大舞台。20世紀90年代的悲劇主角,例如巴林銀行、橙縣政府和長期資本管理公司,都倒在金融衍生品的舞台上。歸根結底,無論投機對像是農產品、貴金屬還是期權或結構化產品,只要有人投機,就必定有人失敗,並且有人破產。


https://www.stockfeel.com.tw/40%e5%b9%b4%e5%89%8d%e7%9a%84%e9%a9%9a%e6%bf%a4%e9%a7%ad%e6%b5%aa%ef%bc%9a%e9%87%8d%e6%ba%ab%e5%8f%b2%e4%b8%8a%e6%9c%80%e5%a4%a7%e6%9c%9f%e8%b2%a8%e6%8a%95%e6%a9%9f%e4%ba%8b%e4%bb%b6/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