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ype something and hit enter

Pages

Singapore Investment


On


龍應台曾經有一篇風靡港澳台支那的作品,叫做《(不)相信》。


是說年輕的時候相信的東西隨著年長漸漸地變得不相信,而不相信的東西卻慢慢變得相信,那些慢慢開始相信的東西,往往都是些老生常談。「船到橋頭自然直」、「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溫水煮蛙」這些對年輕人特別廢的廢話,不屑的Old School言論,可在你見到英國脫歐以後,或許才會真正覺得醍醐灌頂。

父母知道的,很多其實是錯的,因為父母那個年代的事,現在已經不是那麼一回事了。過去熱門的專業,現在不見得熱門。10年前如果有哪個父親在孩子報考大學時叫他去學big data,digital,我跪拜他。如果父母總是用安穩去制約孩子,那麼那些安穩都會在未來被Robot取代。

千禧年的時候,華爾街有大約十萬名交易員及分析員,目前只剩下一半,這班人去咗邊?當然是被裁走,又或者説,工作被機械人取代了。

玩泥沙話所有的一切都告訴你,傳統行業(例如會計)、重複性高的缺乏知識含量的行業或許會經歷一段痛苦的時光,固有的體制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切割、裂變、甚至消失,和如今深陷泥潭的歐洲一樣,都急需一場變革。

大胃是DB仔,拔萃後大學是念南加州(USC),算一算也是玩泥沙師弟,按父母之命,最後選擇了去法律學院,這幾年一直沒有忘記了對創業的熱誠,更覺得繼續念不是特別感興趣的法律只會穩定的窮和沉淪,引用師姐Vanessa 所言「要過meaningful life」。正如張磊所言「弱水三千,但取一瓢」,Think Scalable, Think Small,因此有感而發。


讀Law天下人皆知牛津法律系最巴撚閉,肥仔Vincent就是Oxford牛津法律系高材生,幾年前也放棄專業,同老豆講要創業,即使逆市,生意亦好到不得了,他們家的品牌剛剛開了亞洲最大旗艦店,明天Grand Opening,娜姐同伊麵都來撐場。





大胃仔突發奇想,如何建立150億美金的asset based securities的概念,想向我問一下意見。坦白說,你應該看看UBP (Union Bancaire Privee)彭總有關Family Office的一篇鴻文,地基打好,由一億,1000萬的Family Trust開始(如果你阿媽信你),我再帶你去FDT望望,What the f**k is Fintech and Big Data。



Vanessa的獅子銀行正在建立創新實驗室,獨立運營於他們的獨特文化中。實驗室招聘創業型的技術人才和與更廣闊的技術公司合作。(Sorry, it’s never too late) 一些質疑者表示, 從長遠來看,金融科技分享的收益和利潤空間會保持相對比較小的市場份額。 但是如果金融科技公司能夠增加他們的盈利點在更多細分市場,他們或許需要重新審視這一觀點。例如,英國的P2P借貸,在汽車購置和債務合併業務已經占了46%,另外單獨的債務合併占了25%。這2個領域比很多傳統銀行的服務領域都要高收益,同樣的短期和小企業貸款也是高收益業務。最後,傳統銀行如果不能從新審視他們為借貸方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設計更具效率的端對端流程,和開拓來自資料和分析的新視野,他們將會會失去價值優勢。

對於零售銀行來說,金融科技公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去進一步改變他們的業績:他們可以學習和借鑒金融科技公司的創新模式,工具和能力。實際上,很多銀行正在加大投入到金融科技領域中通過加速專案和比賽。Barclay的全球加速專案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此項目是有Techstars提供支援,它提供辦公場地,專家,指導和種子期投資到創業公司以獲得6%的股權。其它銀行像Santander,贊助比賽以推動金融科技領域發展。

FDT兩三年前己經咁玩啦,執口水尾。

一些沒有出現在公眾視野的公司已經收割了超過5億美元的持續投資:SoFi,Alipay,Avant,One97 Communications和Square。超過15個獨角獸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元,或者通過並購變得更高了。全球差不多有3100家金融技術公司,北美占了有1700個。


代Vanessa宣佈,她己一一回覆了所有朋友來函,實在太多了,阿太頂唔順,并開了一個直通email: 有事可直接問她。Vanessatai333@gmail.com,cc我方便跟進: jimmymastina@gmail

《(不)相信》@龍應台文:http://www2.lssh.tp.edu.tw/~hueymonica/compositon1104.html
http://oldjimpacific.blogspot.my/2016/07/blog-post_6.htm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