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16:41
全球資金市場在2015年經歷了過山車般的動盪走勢,美國升息陰影、原油價大跌、中國經濟放緩及希臘債務風波等因素左右市場情緒,造成股匯市劇烈波動。
在2015年,大馬經濟似乎“反向操作”,一些大家希望提高的,如股市及匯率卻大跌;而人們希望減少的,如債務和赤字卻不斷攀升。(圖:法新社)
回看大馬,馬幣2015年“榮登”亞洲最差貨幣,股市表現遜色,而政治醜聞更重創投資者信心。《星洲財經》在此與讀者一起回顧,到底在2015年內,全球及國內經濟發生哪些大事件?
在2015年,大馬經濟似乎“反向操作”,一些大家希望提高的,如股市及匯率卻大跌;而人們希望減少的,如債務和赤字卻不斷攀升。
油價從年初開始“跌跌”不休,不只影響油氣業盈利,政府也因此需要重新調整預算案,預防赤字不保。
4月開跑的消費稅,對國內經濟好壞摻半:好在於抵銷政府油氣稅不足問題;壞在影響消費情緒,使消費信心下跌,影響整體經濟發展。
8月時,聯儲局升息消息越傳越烈,加上油價下跌,馬幣在1個月間從美元兌馬幣3.80急挫至4.20水平,往後更一度跌至17年新低的4.4580水平,跌勢之猛之快,令人措手不及。
總而言之,在2015年裡,大馬經濟被內外夾攻。原產品價格走跌、消費稅及政治紛爭等,嚴重打擊大馬經濟。
第十一大馬計劃重點發展領域,棕油、橡膠、石油及金融業都表現遜色,此外,內需下跌也是造成經濟走緩的因素。
其實,利空消息又豈止只發生在大馬。
從歐洲到中國、日本到巴西,除美國外世界似乎都籠罩在一股愁雲慘霧之中,到底2015年還發生了哪些影響全球的大事?
國內經濟股匯,又受到怎樣得牽連?
國外
全球股匯波動劇烈
★美國升息
全球經濟在2015年裡分成兩邊:經歷漫長寬鬆政策的美國穩步走強,另一方面,歐洲、日本及中國卻持續走弱。
美國經濟在2015年裡表現強穩,就業數據頻傳佳績。在經濟走強下,聯儲局升息時間點引起全球矚目,造成全球股匯市劇烈波動。
因全球經濟不穩定及通膨無法達標,聯儲局升息一拖再拖,終於,葉倫趕上末班車,於12月調高指標利率0.25%,結束7年零利率,總算守住在2015年裡升息的承諾。
★歐洲動盪
希臘債務問題在1月再度爆發,德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及歐洲中行(ECB)與希臘新政府因放款條例僵持不下,市場更一度認為希臘將脫離歐元區。
到最後,希臘投降同意樽節案,希臘債務問題才暫時落幕。
此外,歐洲中行持續寬鬆政策,希望在2017年時把通膨推向2.0%,但數據顯示寬鬆政策無大效應,9月時歐元區更一度通縮0.1%。
市場預計,歐洲中行會推出更為激進的策略刺激經濟,但在11月時,德拉吉並沒擴大寬鬆政策,使市場大失所望,幸好聯儲局後來升息,稍微減輕德拉吉印鈔的壓力。
★中國放緩
亞洲方面,身為世界第二大經濟的中國打噴嚏,世界經濟幾乎一起感冒。
中國經濟放緩影響需求,幾乎所有原產品價格暴跌。中國為避免經濟硬著陸,不斷適度刺激經濟,在2015年內總共降息5次,指標利率從5.60%降至4.30%。
雖然中國經濟放緩,但經濟影響力仍強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2月正式把人民幣納入外匯籃子,比重更超越日圓和英鎊,為第三大貨幣。
★日本疲弱
日本“安倍經濟學”射出的3支“箭”偏離紅心,首相安倍晉三的積極經濟措施並沒使經濟轉好。
2015年底的經濟數據顯示,日本再度陷入通縮,經濟發展欲振無力。
在第三季的經濟報告上,日本最初數據顯示經濟萎縮,但在修正後,變為成長1%,脫離經濟衰退風險。
市場表示,日本政府需通過更大的刺激措施,才能使經濟成長。
★油國受困
自美國新頁岩油技術投入運作後,原油市場出現過剩問題,油價持續低迷,影響許多原油出產國的經濟。
後來,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為重演逼美國同業出局的好戲,決定不減產,反而放寬生產上限,油價更是直墮危機以來新低,失守40美元重要關口。
一些以出產原油為主的國家,如俄羅斯及委內瑞拉經濟都受到嚴重影響,政府收入當中有95%來自原油的委內瑞拉更選擇不公佈經濟數據,也令市場擔心委內瑞拉會有倒債風險。
國內
1MDB消費稅衝擊深遠
★1MDB風波
一馬發展有限公司(1MDB)債務問題,從2014年延伸至2015年,原本打算透過上市減持資產還債的計劃遲遲不成,債務一拖再拖。
1MDB在2014年12月31日無法償還債務後,銀行再把期限放寬至2015年1月,但1MDB仍無法償還,到最後,大馬第二富豪丹斯里阿南達向1MDB借出20億令吉,1MDB債務事件才稍微平息。
IMDB債務由政府擔保,市場擔心,如果這家公司倒債,政府財務會受牽連。後來,在中國伸出援手下,1MDB終於賣出電力資產,隨後也會公佈減持大馬城項目事項,暫時解開債務重擔。
★消費稅
醞釀已久的消費稅,在2015年4月正式開跑,私人消費隨即立竿見影走緩。
私人消費未見回穩雖然市場預計消費稅效應會在半年後驅散,但在同期間馬幣下跌及政府不斷合理化津貼,導致生活費不斷成長,就算半年已過,私人消費也不見回穩。
雖然消費稅影響私人消費,但卻拯救了政府財務,讓政府有信心將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率降至3.1%。石油相關收入隨油價下跌而減少,若缺乏消費稅,大馬2015年赤字絕對不保。
★經濟放緩
大馬經濟在2015年裡第一季成長5.4%,第二季時放緩至4.9%,第三季更退至4.7%。
經濟放緩,除了因原產品跌價拖累以外,中國經濟成長減速也為成因之一。
此外,消費稅也造成大馬國內需求下跌,根據國家銀行數據,私人消費在第三季只成長4.1%,次季成長為6.4%。
在經濟放緩之際,所幸馬幣銳挫推高出口,經濟才不致於表現太差勁。
★雙赤風險
“雙油”價格不斷下跌,市場擔心大馬會出現雙赤——財政赤字和經常賬赤字——風險,影響投資情緒。
雖然原油及棕油確實在期間走弱,但出口並沒因此大受影響,電子及電器商品因馬幣走弱帶動,撐起整體出口,10月時出口更成長16.8%。
在進口無成長下,貿易盈餘不斷放寬,到後期,市場已“淡忘”雙赤這一回事。
截至第三季,經常賬守在盈餘50億6千100萬令吉,貿易盈餘為121億6千萬令吉,暫時減輕雙赤風險,讓人放下心頭大石。
★政治震盪
《華爾街日報》在2015年7月7日揭露,一筆總值26億令吉的資金轉折經過多家公司後,最終流入首相拿督斯里納吉個人戶頭。
後來,納吉表示,26億令吉為政治獻金,其他政治人士不買單,無論是反對黨或前首相都出面攻擊,政治風暴山雨欲來,至今衝擊猶在。
原已被聯儲局升息及IMDB債務重傷的馬幣,因這起事件雪上加霜,在國行放手不扶盤後馬幣直線下挫,跌至17年新低。
全球原產品
供需失衡
中國經濟放緩,最大的受害者就非原產品莫屬,從原油到原棕油、鋼鐵到橡膠,幾乎無一倖免。
最大原產品消費國之一的中國經濟走緩,導致需求下滑,另一方面,供給完全沒有煞車的意思,令全球原產品供求大大失衡。
以對大馬影響最直接的石油為例,美國頁岩油科技提昇使石油產量大增,全球消耗量卻並未明顯提高;在供求失衡下,投資者指望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會減低產量以控制油價,但石油輸出國組織決意不減產以保護市佔率。
來到2015年12月下旬,紐約和布蘭特期油已跌至7年新低位,各報37.71美元和37.75美元,比較年初分別是53.27美元和57.33美元。
美國升息態度曖昧,美元更浮浮沉沉,一度視為抗通膨武器的黃金也走走跌跌。總結2015年,金價從最高的每盎司1千307.62美元,跌至最低的1千零46.44美元,最後徘徊於5年最低的1千零70美元水平,叫當初積極搶買黃金的中國投資者情何以堪?
雙油低迷
大馬財務問題加劇
油價不斷往下沉令大馬赤字難保,促使政府罕見地在2015年1月重新調整2015年財政預算案,原油估價從105美元降至55美元,也因此需要減少開銷,以保赤字。
2016年財政預算案,政府預計2016年油價將會在48美元左右,但在2015年12月油價已跌穿40美元,2016年財政預算案或又須重新檢討。
除了石油之外,大馬重點發展的原棕油,也在2015年受到需求減少、印尼競爭等影響而價格大挫,進一步加劇國家財務問題。
幸好,厄爾尼諾現象和印尼煙霾影響油棕產量,成為原棕油行業的護身符,截至2015年12月下旬,大馬衍生產品交易所的原棕油期貨已經逐步回守2千480令吉水平,比較全年最低的2千零34令吉,已不可同日而語。
3大課題主宰馬股
美國放話升息導致熱錢回流美國,造成許多新興市場股市資本干枯。2015年,亞洲市場只有日本和中國兩大股市上揚。
亞股落馬
僅中日股市上揚
日本股市日經指數年初至今上漲8%,中國股市上證指數也上升9%以上。
除了上述兩大股市,其他亞洲股市都紛紛落馬,香港及台灣都下跌,而東盟情況也不明朗,紛紛下跌10%以上,表現最差為新加坡股市。馬股在期間表現也不佳,但在東盟內已不算最糟,只遜於越南股市。
在2015年裡,馬股離不開3大課題,分別為美國升息、油價走低及國內外經濟因素。雖然表現比東盟同儕“出色”,但大馬股市全年仍走挫,在8月24日時一日就暴跌42.53點,主要因中國經濟減速風險及原油價跌速加快所致,加劇外資撤離速度。
從年初開始,因聯儲局放話說升息令熱錢流出馬股。根據大馬交易所數據,在2015年內,大馬的外資投資從22%下跌至約20.4%,熱錢幾乎已干枯。
見此慘況,政府放話對馬股“伸出援手”,聲稱將注資200億令吉,通過大馬救市基金Valuecaps拯救股價低估的公司。
消息一出,在Valuecaps啟動之前,投資機構立刻搶先救市,在10月時馬股回守1,700點水平,但隨後就無大動靜,橫擺至年尾。就連美國宣佈升息時,股市也無太大震盪。
馬幣跌
小股水漲船高
雖然馬股表面平靜,但暗流洶湧,對藍籌股的利空因素反而造福小資本股,馬幣下跌令出口公司賺幅提昇、原產品下跌反而可節省原料成本,這些利好因素使小股在11月間交投非常熱烈,股價也水漲船高。
雖說12月小股鋒芒不再,因大部份價格已反映所有利好,投資者反而趁機套利,但總結全年,這些輕易寫下雙位數漲幅的股票,回酬率足以傲視同儕,遠遠超過四平八穩的藍籌股。
馬幣寫新低
在2015年,匯市以美元一枝獨秀,其他國家如俄羅斯、中國、歐元區等經濟體表現都欠理想,這些國家在貨幣政策上連續放寬,讓全球“匯率大戰”
之說再次甚囂塵上。
除了聯儲局升息以外,原產品價格下跌也成為商品國的利空,澳元、巴西里爾及南非蘭特今年跌勢簡直慘不忍睹。
當然,被外資認為是商品國的大馬,也劫數難逃。
雖說美國可能升息及原產品價格走貶使馬幣走貶,但馬幣卻成為區域內表現最差勁貨幣,其中一大主因與國內政治糾紛相關。
一馬發展有限公司(IMDB)爆出醜聞,還有26億令吉的政治獻金事件等,都令投資者對大馬信心動搖,影響馬幣走勢。
跌至17年新低
在馬幣不斷下滑下,馬幣兌美元跌至3.80令吉後,國家銀行曾一度進場扶盤,惟始終不敵熱錢退場趨勢衝破3.80心理水平,兩個月後的9月29日,更跌至17年新低的4.4725令吉,期間走勢波動。
後來,隨著美國升息塵埃落定,加上1MDB債務壓力減輕和消費稅收入超越預期,馬幣已經止跌回穩。目前,比起9月時17年新低的4.4725令吉水平,馬幣兌美元已回揚至4.20至4.30令吉。
可是,在油價跌勢重啟後,馬幣會不會再探新低?這個問題,恐怕經濟學家也頭疼吧。
結語:
2015年的經濟狀況,就如年度漢字“苦”。
全年幾乎都被壞消息圍繞,從匯率到股市、通膨至債務,似乎沒甚麼好消息。
利空環繞的一年已逝,在2016年裡,大馬是會轉好,還是繼續受到內外利空夾攻?
最糟的,已經過去了嗎?
【(回顧2015‧展望2016:回顧篇)內外夾攻‧大馬經濟苦撐】
【(回顧2015‧展望2016:展望篇)經濟難關重重‧2016苦盡甘就來?】
【(回顧2015‧展望2016:投資工具篇)6大投資‧各有錢坤】
【(回顧2015‧展望2016:投資主題篇)6主題抓住投資風向】
(星洲日報/財經)
點看全文: http://biz.sinchew.com.my/node/128551#ixzz3vtMzz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