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90後博客Ricky曾發表了《黃金保值論》和《“投資”黃金?》等關於黃金投資的文章,引起大家的熱烈討論。作者的看法是:
買入一種東西,可以加快自己積累財富的,我認為這才是投資。在買入這些東西前,自己 的儲蓄能力只限於自己一個人。可是當買入資產之後,儲蓄能力就不再只限於個人了。因為資產背後的人從買入資產開始,也開始為了你工作了。儲蓄能力也因而得 到提高。儲得越快,就可以更快買入更多資產,買入更多資產,就有更多人為自己打工。這樣不斷的偱環,其實就是簡單的 "複利"。
可是"投資"黃金呢?買了黃金之後,黃金可不會生產出更多的資本,去讓你買入更多的 黃金。擁有再多的黃金也好,個人的儲蓄能力始終就只有自己,不會增多。由始自終,買黃金的只能靠自己的購買力。黃金可不會自己產生任何收益,自己去生更多 黃金。所以在這一點上,我認為所謂的 "投資" 黃金根本算不上投資,只能算上是儲蓄。
討論中,有讀者認為黃金可對抗貨幣貶值,是個好投資,但也有人認為要對抗貨幣貶值,黃金不是唯一的選擇,也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有趣的是,這個以黃金投資作開始的討論,後來話題一轉,竟然變成了“什麼才是亂世中最有用的資產?”
支持黃金投資的人認為,亂世裡,逃難的時候,大家認“金”不認“錢”,即使是本來值錢的房子,也換取不了多少黃金,所以,亂世裡,黃金才是最有價值。
當時讀著這些討論,我腦海裡突然浮現一些我曾讀過的關於亂世逃難的文章。
我當時在留言裡說:
“記得曾讀過一篇文章,關於某人在戰亂時從大陸逃難到香港,然後一家在港,靠著匯豐股息,勉強捱過了戰亂....不過,現在任我怎麼找,也找不回這篇文章了,反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記錯情節了.....”
雖然那篇文章我至今沒找到,但有幸前兩天讓我無意間讀到了《大笨像匯豐銀行的發展歷史》一文。文章裡正好提到類似情節。以下為文章摘錄:
匯豐銀行成立於1865年,至今已有144年曆史(計算至2009年)。作者在70年代遇到一位姓莫的老經紀人,其一生只推荐一隻股票就是匯豐銀行。莫先生1941年戰亂逃離香港去澳門,幾乎全部依賴匯豐的分紅派息維持生計,並熬過那一段艱難歲月。
歷史證明了,不只黃金在逃難時派得上用場,優質公司的股息,也可以救人於水生火熱中,幫投資者度過難關。而且,相比於黃金,在亂世裡,股票也少了攜帶上的不便,以及被打槍的風險,可謂更安全和便利。當然,前提是,這必須是優質公司的股票。
不過,今天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只是為了帶出股息在“特殊”時期的有用之處;而不是為了要爭辯投資股票和黃金,哪個比較好?畢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投資偏好,以及適合自己的投資領域,實在沒有對錯之說。
也要感謝《大笨象》一文,讓我對匯豐的歷史和多年來的成長有更深一層的了解。文章裡的詳細計算,也讓我們看到了長期持有好公司,所能帶來的即穩定又豐厚的回酬。
當然,過去的優良表現,不能確保未來的輝煌,但是,一家公司可以在經歷戰亂、動亂和經濟蕭條之後,在百多年後的今天,仍屹立不倒,我相信總有一些理由。
以下為《大笨像匯豐銀行的發展歷史》全文(數據只更新到2009年),我覺得是不錯的一篇文章,特意貼上收藏,有興趣的人,不妨一讀。
匯豐銀行成立於1865年,至今已有144年曆史。作者在70年代遇到一位姓莫的老經紀人,其一生只推荐一隻股票就是匯豐銀行。莫先生1941年戰亂逃離香港去澳門,幾乎全部依賴匯豐的分紅派息維持生計,並熬過那一段艱難歲月。
匯豐歷史上曾經經歷了無數艱難風波,包括:19世紀時期,紅頂商人胡雪巖曾和匯豐銀行合作 借錢給左宗棠作為軍資,後來李鴻章得勢後,胡氏被抄家,匯豐這筆巨資也遭到損失;辛亥革命後,新政府將滿清政府所有債項全部取消,而和滿清政府關係緊密的 匯豐也難逃重創;二戰香港淪陷,日軍將匯豐香港資產全部充軍,損失也頗大;1949年上海解放後,匯豐上海銀行資產被全部沒收,又是重創。
進入戰後的匯豐,同樣也沒有能逃脫每一次全球或亞洲經濟風浪。 1994年的墨西哥等新興國家債務危機、2001年阿根廷經濟危機、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
但過往30年中(截止2006年),匯豐總計只有三年是盈利倒退的,即:1990年、 1998年、2001年。 (如果算上此次2008年,則有四年是倒退的)。匯豐自1977年-2008年過往32年,純利從1977年的6.14億港幣,增長到2008年的接近 1000億港幣,總計增長了174倍多。截止到2006年純利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0.1%,每股派息年均複合增速為16.9%。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匯豐控股在香港自2007年的中期最高價150港幣左右,跌至目前的 40多港幣(截止2009年4月),投資匯豐控股長期來看,豈不是虧掉大錢? (匯豐控股1997年股價曾達到200港幣左右),為此,林SIR(林森池)專門整理了按月定投匯豐試驗案例。
該計劃在1977年開始(香港四會合併是在1968年左右,當時才開始編撰恆指,如果算上 更早期的投資者,那可能要推到清朝年間,已無法考量總體收益率了,當然,估計從那個時期開始持有匯豐銀行的投資者,沒有人能堅守至今),每月儲蓄1000 港幣(1977年的1000港幣對香港人也算是大額支出了),一年共計投入12000港幣,不計成本按月定期買入匯豐股票。
就像定期供保險一樣,並將收到股息全部當時買入匯豐股票,三十年共計投入360000港 幣,2006年年末共計持有121212股匯豐股票,按2007年4月股價140港幣計算,市值達到16969680港幣(1696萬港幣),投資收益為 47倍(4614%),按照2009年4月價格估計,市值達到581.8萬港幣,投資收益為16倍。
可能這個數字讓我們感覺到投資者應該在2007年中期拋售匯豐股票,這樣收益率看起來不至於到2009年落差那麼大。但如果算上匯豐控股的分紅派息,恐怕投資者會有另外的感受。
2009年即便匯豐控股自高位股價暴跌超過7成,但2008年匯豐每股派息仍能達到0.64美元,算上投資者手上的共計12.12萬股匯豐,共計獲得59.53萬港幣的股息(稅前),仍超30年總投資的36萬港幣。
換成港幣,月均5萬港幣左右的股息收入,這在目前香港,已經是較高白領的工資收入水平。而在匯豐銀行正常經營年份,例如2006年,該投資者年股息收入能達到76萬港幣左右。
當然,這裡主要是考慮年輕時候供股並將股息投資股票,待年老時候依靠股息就能過著比較悠閒 富裕的生活。另外,匯豐控股在1977年時的稅後純利是6.14億港幣,佔當時香港GDP的0.83%。 10年後的1987年,匯豐控股稅後純利是35.93億港幣,佔當時香港GDP的0.914%,再隔10年後的1997年,匯豐控股的稅後純利是 425.5億港幣,佔當時香港GDP的3.11%,又過了10年後的2007年,匯豐控股稅後純利是1475億港幣(190億美元),佔香港GDP的 9.12%。
這是什麼概念呢?假設時光回流到1977年,當時香港股市自1974年最低位置已經上漲了 3年,匯豐銀行作為一家“老公司”,純利也已經達到匪夷所思的地步:作為幾乎完全的本地銀行,稅後盈利達到了GDP的0.83%。估值也並不便宜,這樣的 百年老店,還能繼續成長嗎?如果按照這個GDP比例,相當於告訴你目前中國某家銀行2008年稅後純利達到2490億人民幣,你還能對它有多大期望?
當然,匯豐之所以成為香港長期投資的典範,究其原因還是其過往長期經營上的保守(並不意味著每次都能規避風險),加上80年代後期的全球化擴張,才鑄就這個“大笨象”。
從匯豐的例子可以看出,首先,選對投資標的是關鍵,規模巨大的公司仍然能取得匪夷所思的業績增速。其次,股息帶來的現金流是非常重要的工具,長期投資者必須依靠這個工具才能獲得超出市場平均水平的回報。
例如按照之前林sir模擬的計劃,最初一年的股息,僅能供你買入24股匯豐股票,但到 2006年,光股息就能供你買入4861股匯豐股票(當時市價高達136港幣一股)。儘管匯豐過往31年遭遇四次年度盈利倒退,但即便這四年中,匯豐控股 的股息率也是很高的:2008年全年股息率達到6.1%。依靠收息,投資者也能安然度過股價波動的驚濤巨浪。
http://walkersinvestment.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