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ype something and hit enter

Pages

Singapore Investment


On



城中熱話,大劉公子劉鳴煒作為新一屆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接受訪問,訪問中他舉了一例,收入15000元的年輕人,想買樓就要犧牲下,少看點電影,少去日本旅行,由省500元變成省3000元,這才有買樓機會。這一言論,令公眾嘩然。


看到上圖,就說明了公眾嘩然的問題精結所在。 第一是省3000元也要50多年才儲夠首期,第二是月入15000元並不能通過壓力測試。單看這些論點,可見劉生勸勉年青人的論點反而暴露了他與大眾的差 別。本來止凡也想發文討論,以富家子弟「食米不知米貴」的角度分析,在發文之前,有必要把整個影片看一遍,這才算公平吧。看過影片後,我發現實情未如言論 般離譜。

影片中,可能因為劉生的背景及表情,說話時有一種很有自信的感覺,但同時,可能不少人會覺得他給人一種「不可一世」的感覺。整個影片所提到的範疇有很多,大部份都是鼓勵年青人正面積極的,有關年青人買樓的命題,其實就只有短短幾句而已。

月入15000元、儲500元、儲3000元、要犧牲、少看點電影、少去日本旅等字眼,的確是劉生所說的,但整個影片來看,看了前文後理,他的概念沒多大問題,只是舉的例子不好,反映了他對低收入人士的認知不足。

在買樓一段,劉生的原意是話,想買樓就要有準備,要計劃好儲蓄,要儲蓄就要有所犧牲,準備好就要看機會,當樓市下跌時,有準備的人才有可能入市,而沒有準備的,就算樓市下跌後也沒可能入市。之後劉生就舉例,說了這個月儲3000元的理論,所以便出事了。

我常說,同一篇文章也好,同一個演說也好,不同人會看到不同的東西,有人總是看到問題,產生不滿,作出批評、否定,甚至攻擊。相反,有人總會看到值得學習的地方,看到智慧,看到知識,改善自己。誰較有著數呢?結果顯而易見。

物以類聚,有一群人,可能永遠覺得自己是最好的、最強的,每有名人發表言論都左挑右 釁,批評一番,大造文章,實在難有進步機會。其實,我有時在想,人家在電視電台出現,自己在家中指指點點,為何不是地位對掉呢?自己真的這麼厲害,對人家 的言論都批評一番,為何在電視電台出謀獻策的不是自己呢?

不過,話說回頭,以劉公子的背景,他不太可能掌握到低收入群眾的生活及感受,而低收入 群眾亦不太可能接受他的說話,因為他代表了既得利益者,又不是白手興家之輩,被標籤為「食米不知米貴」的公子,就算很好的道理,由他口中說出來也變得沒有 說服力。大家會話:「你挨過窮嗎?你知道月入15000元的生活嗎?」

公子的事途絕對是「贏在起跑線」,然而,這又是某方面「輸在起跑線」的原因。勵志的說話,我們任何一個blogger說都比劉公子有說服力千萬倍,算吧啦。


見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mXQfTeUAy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z0fluhGtos

 http://cpleung826.blogspot.com/2015/05/blog-post_24.html
Back to Top